秉生实话实说:“刘先生还听舜华姐讲课呢,他啥都没讲。”
袁鸿泰:……
钱氏一听急了:“那你学了啥?”
“我学了《论语》,‘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何解?”两口子齐齐问道。
秉生因为听了故事,对这几句话记忆深刻,不但作出了解释,还举了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来佐证这句话,最后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成为君子的根本。”
袁鸿泰两口子对望一眼:这孩子,送到舜华家读书是对了。
刘世祥不愧是神童,吸收领悟力比秉哲兄弟们强多了,只学了三五天,他就能按照舜华教的方法自主学习,并指导学生学习了。
这时代的读书人,死啃科考用的那几本教科书,知识面太窄,在寻找古今案例时,常常抓瞎。
刘世祥这才知道,论博学,自己跟师妹比,差得太远了。
还得读书!
教学之余,他一头扎进了老师那丰富的藏书里,常常挑灯夜读到深夜。
五老爷虽然连童生都没考上过,但一直自诩为读书人,他见刘世祥到舜华家坐馆,觉得未婚男女处同一室,有伤风化。
他跑到袁族长家嚷嚷:“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我袁家女儿的脸还要不要了?袁家女儿还嫁得出去吗?”
舜华最烦这种假道学!当着围观族人的面,她回敬道:“心思肮脏的人,看谁都是肮脏的,心思明静的人,看世界都是花开。
五爷爷你整天想着风化,看谁都有伤风化!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是也不是?”
气得五老爷转身就走:他要是再管二房的事,他就端碗豆腐碰死!
舜华心里卧槽了无数次,才做好心理建设,MD,总有刁民想害朕!
还是因为不够强大啊。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