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光地离开佛都前往大林寺的同时佛都内另外一名注明功臣府中也迎来了青叶,那便是佛国元帅施琅整个佛国与李光地一般传奇的人物。更是佛国只举国伐宋后失败抵抗了大宋整整两百年的人物,大宋齐王曾对于施琅评价很高也承认是唯一可以和自己对抗的军事天才。
施琅坐在元帅府大厅内看着大厅中央的青叶没有说话而脸上那征战沙场不怒自威的表情更是让青叶有种只身沙场的错觉。
两人就这样对视着对方过了良久施琅才叹息眉目之间尽显沧桑。
“是大林寺一手创建了佛国更是控制整个佛国数百年的时间,如今大林寺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失败了大林寺能承受的起嘛?”施琅叹息的说道。
青叶不语只是转动着手中的佛珠眼中没有任何表情的看着施琅。
施琅起身转身离开大厅越过片刻便再次出现在大厅内只是身上不是衫子而是僧袍,青叶看到后微微一笑便转身离开大厅而后施琅跟着青叶的脚步离开了元帅府。
第二日朝会之上皇帝看着低下争吵的文武百官而后看着面前一封辞呈脸上面无表情但是心中却无比愤怒,如果说李光地的离开皇帝还能接受那么施琅的离开就让皇帝彻底的愤怒那愤怒是无声的犹如暴风前的宁静一样。
朝堂上因为李光地的离开如今帝后两党正在为那宰相之位声嘶力竭争取,而百官根本没有看那皇位上的皇帝此时整个朝堂犹如市井一样充满吵闹。
皇帝冷眼看着朝堂上争吵的百官心中冷笑的想道“如果把施琅离开的消息公布不知道又是什么样子”
过了片刻也许百官突然发现这里是朝堂而且还有皇帝在瞬间全部安静了下来都望向那龙椅之上的人。
皇帝嘴角微笑语气无比冰冷的说道“诸位为什么不说了,刚刚那么热闹犹如市井一样”
朝上的文武大臣听到皇帝的话后全部心中吃惊跪倒在地,帝党一脉的全部战战兢兢的跪倒在地无比恐慌,而后党一脉的看似害怕可是那眼神中全是莫然。
皇帝没有在地底下大臣的反应而是递给身边一名内侍纸条,那名内侍接过纸条看到上面的类容先是吃惊而后瞬间平静了下来。
内侍走到龙案前看着手中纸条的类容而后大声的说道“施琅辞去元帅一职”
殿堂内的文武百官听到那内侍的话后脸上满是吃惊的表情,而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的文官或武官都已经开始觉的这其中有些蹊跷了。如果是李光地辞宰相之位是因为帝后之争的原因那么施琅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施琅是太后的人更是那位的支持着。
龙椅上的皇帝看着跪倒在地的百官眼神是那样的冰冷似的本来炎热的温度在这大殿之内没有丝毫的炎热,而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更是感觉到寒冷无比都不敢去看龙椅上那人。
“陛下,无论是宰相之位还是元帅之位请陛下速速决定”一名年龄颇为大的文臣颤抖的说道。
皇帝听后看想那文臣心中冷笑,那老臣是吏部尚书文真更是太后一脉的人。
而太后一脉的人看到文真出声更是有无数太后一脉的文武臣响应,因为太后一脉以为文臣以文真为首而武臣则以施琅为主。而如今施琅辞去元帅如今太后一脉的只有文真能做主,而另外的二部尚书虽然看似太后一脉但是也不是稳定的因素。
而另外一边帝党一脉的人只是冷眼旁观并没有说话,如果说李光地的离去对于帝党有些影响那施琅的离开那对于帝党更是如虎添翼。
帝党一脉的领袖文臣是户部尚书袁书、礼部尚书林修而武将反面却只有少量的人。
皇帝看着底下太后一脉的人联名上书没有任何表示而后站了起来说道“退朝,六部九卿来朕佛语殿”便理也没有理底下的众臣便离开了大殿。
当皇帝离开大殿片刻后百官才反应过来而后三部九卿更是急忙的前往佛语殿。
佛语殿是皇帝接见臣子的地方也是皇帝批复奏折的地方。
此时皇帝坐在龙椅上喝着内侍端上的茶点而后看着大殿内的六部九卿脸上已经没有此时朝会上那冰冷的表情。
六部部九卿中属于皇帝一脉的文臣明显放松很多而且许多人都心中冷笑的看着太后一脉的文臣。
皇帝品了一口茶而后微笑的说道“诸位大臣不知道你们对宰相和元帅之位的人选有何建议”
此时的皇帝没有了朝会之上的冰冷而后是宛如春风一样给人无限温柔。
六部九卿的大臣听到皇帝的话后都看了看对方并没有说话,无论是皇帝一脉的人还是太后一脉的人其实都想推荐自己的人。但是此时只有这几人加上皇帝在此根本不能像在朝会上那样,此时太后一脉的更是坐如针毡心中感到莫名的不安。
虽然皇帝对于宰相之位和元帅之位心中有定算但是李光地和施琅的离开也大了皇帝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如今如果自己提拔自己嫡系上位会让太后一脉的人激烈反弹因为就算自己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让太后在军中消除一些军权,但是太后一脉依然在军中拥有绝对掌控的军权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既然这样朕给各位三天的时候把候选人的位置给予朕,三天后的朝会朕会诸位给朕的人选让百官给予意见”皇帝的开口说道。
六部九卿的官员听后太后一脉的舒了一口气而皇帝一脉的人则心中露出了疑惑但是随即袁书和林修便想明白脸上出现的谈谈的微笑。
皇帝看着众人的反应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离去商量吧”
六部九卿的尚书和常卿听后便行礼退后了佛语殿。
皇帝看着六部九卿退出佛语殿后心中一冷笑随后放下手中茶杯对着傍边的内侍说道“去佛母殿”
而此时佛母殿内太后看着手中施琅离开的消息面目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