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宏说完还对着胤祉谄媚的笑笑,笑的胤祉直皱眉。石原宏只是个五品的员外郎,即便他姓石,之前胤祉也并未曾过多关注过。他竟不知对方是这样嬉皮笑脸的人。
胤祉喜欢汉文化,所结交也都是温润尔雅、饱腹诗书之辈,这些人说话做事各有章法,从无一人会跟石原宏一样没个正行。
他原本想要斥责对方的,转头一想,对方虽显得吊儿郎当,话糙理不糙,说到了点子上。他又是太子妃的四伯。
想了想,胤祉还是觉得算了,不与之计较。
徐日升之前不是在钦天监,就是忙着宣传教义,跟礼部官员交谈不多。在他印象里,礼部应该是最讲理,最随和的部门,他哪里会想到会遇到石原宏这样的‘二流子’。
徐日升被石原宏噎个正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胤祉并没有给他时间去思考,他一夹马腹,当先而出。
其他人对视一眼,骑马的骑马,上马车的上马车,全部紧跟着胤祉而去。
胤祉走的并不快,约莫走至距离城门口五百米处,便停了下来。
对面各国使臣也早早发现了对方的踪迹,在胤祉前来的时候,他们也都加快了速度。胤祉带着人停下,那边刚好也走至身前。
“葡萄牙、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使臣见过大清国诸位大人。”
五个人按照各国的礼仪给胤祉行礼,然后依次介绍自己。这五国便是今年前来大清的五大使臣国。
胤祉也下了马车,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对方,“诸位使臣免礼。吾乃大清当今三阿哥诚郡王胤祉,这些都是我大清官员,欢迎各国使臣前来大清朝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胤祉是懂外语的,不过他故意说的满族话,且把‘出使’改为‘朝贺’。
出使,平等的国家之间交流才叫出使。而朝贺则不同,一般对待上朝大国才会用朝贺。
也就是,他故意把这群人说成大清的附庸。
这是三阿哥一点小心机,他仗着的就是对方不懂。
别说这些常年生活在大洋彼岸之人,即便是徐日升这种在大清待了二十多年的‘老江湖’,差不多意思的字词,他也听不出其中的变化。
他只是觉得有些怪异,让他说,也说不出哪里怪。最后也只能自嘲自己想多了。
“诸位一路辛苦,请随本王入京,本王已经给诸位安排好住处,诸位可以稍作休息,然后跟随本王入宫给皇上请安。”
比利时使臣率先用蹩脚的汉文说道:“那就麻烦王爷了。”
大清汉人居多,他们与大清交往也多是跟汉人打交道,对这些外国人来说汉文化不好学,满文更不好学。
汉文化学了用处比较多,满文也就只有在京城有用处。不,有时候即便是在京城,也能遇到不少不会满文的汉人。
好在胤祉满蒙汉精通,虽然他说的别扭,胤祉还是能听得懂。
至于说,胤祉明明会外文为何不用?
这群人本就高傲,有些看不上大清,若是用了他们国家的语言,岂不是让他们更加得意,小看了大清。
胤祉可是皇阿哥,他对大清的颜面看的还是很重的。
把一群外国使臣引到安排好的驿馆,胤祉介绍了礼部侍郎给他们认识。
“诸位,这位是我大清礼部侍郎。既然诸位已经到来,本王也要入宫跟皇上复命,诸位若有事儿可找这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