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面孔,是第一批没加入的家属。
这批家属,虽说是新面孔,但与那些半路出逃的,性质不同。
不管她们出于什么原因第一批没参与进来,至少她们没有背叛过。
所以,董晓丹一进来,就让会计把第一次参与到最后的名单给她。
按照名单,董晓丹叫一个,发一个工具,直到工具发完,名单也到了最后。
然后董晓丹让第一次进来的新面孔站到一边,让会计点了下人数。
“后天下午,你们还是这个时间,到这里来领一下工具。这两天回家先找毛线跟朋友熟悉熟悉,练练手法。”这些大嫂都比董晓丹大,好些都是阿姨级的了。
所以董晓丹对她们说话,都很客气。
语句虽然简洁,但和颜悦色,她们见了,都很是喜欢。
这几位,之所以第一时间没参与,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男的挣的都够她们花销,她们也看不上三瓜两枣。
只是家属院突然兴起了编织风,平日里一起聊天侃大山,手里都在忙着。
大家都在边聊天边钩织,就零星几个闲着,感觉另类不说,突然就觉得光聊天不干活,很是索然无味。
还有,以前聊天都是东家长西家短,这会儿聊天的话题,几乎全是跟编织有关的。
既然如此,下次也参与进来,干多干少不说,至少大家有了共同语言。
所以这次多了一些新面孔。
董晓丹对那些“半路出逃”的,也没一句指责。
但是现在先把跟在她们后面的死党安排好了,现在又在安排新加入的,对她们曾经进来后来又离开的,完全不闻不问。
一开始几个人神情讪讪地,也不好意思开口。
可后来几个人被冷落在一旁,商量商量,鼓起勇气找董晓丹:“她们的工具都有了,那我们的工具什么时候发?大后天可以吗?”
董晓丹像才想起来似的,说道:“你们大概不知道,以前钩单元花的时候,价格是外贸局统一定的,我们可以承诺,钩一朵花给多少工钱。
但这次钩围巾,跟外贸局无关,就是我和包主任商量着,我们钩好了,自己拿到市场上试卖。
要是卖得好了,我们还能一起挣点钱买肉吃。
要是卖得不好,说不定连汤都喝不上,还要倒贴毛线钱。
所以,我们不敢贸然带你们。”
原来是这样啊!
几个人犹豫起来。
包玉静适时也走过来:“一开始,小董想试试,打算自己承担毛线费用,卖出去的大家照常拿加工费,卖不出去的,毛线成本由她来承担。但我们几个觉得这不合理,既然是带大家挣钱,风险就不能由她一个人承担,于是我们几个决定跟她一起分担。但她们几个。。。”
包玉静指指一直跟着她们的几个人:“她们听说了以后,也决定一起共担风险。”
“所以,你们几个,先回去想想,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就来报名,回头我们按报名的人数,给你们准备工具。”
那几个人听了,立刻凑在一起商量。
“她们反正第一批的钱已经拿到手了,即使卖不出去,毛线还可以拆了,给家人打毛衣。而我们第一批的加工费还没拿到,这要是卖不出去,那不亏大了?”
这几个吃不了亏的,一合计,决定不冒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