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栩君道:“圣祖帝当年亦是少年登基,十六岁亲政,遭遇权臣当道。当年的大臣,与今日这几位不愿还政于朕的大臣同一个套路,阳奉阴违,处处设障。”
“这个奴婢知道些。”何元菱道,“后来
圣祖皇帝玩了一招杀鸡儆猴,拿下马首,联姻二号,墙角挖得也是很遛呢。”
秦栩君将手中那册实录递给何元菱:“第三十六页,看幸园灯会。”
幸园是京城一处著名的皇家园林,何元菱听说过,但并没有去过,偶尔太后会去小憩数日,在那里遍邀京城贵胄女眷,赏赏花、游游园。
只是不知道,早在圣靖那一朝,幸园就已经如此有名有姓。
依着秦栩君的指点,何元菱翻开实录,顺利找到第三十六页,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何元菱就笑了。
原来靖圣祖的惊天雄才,在他还不满二十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
那一年,靖圣祖名义上已经亲政三年,但实际的朝廷控制权却并不在自己手上,一帮重臣借着先帝托孤的名义,把持朝政,架空皇帝,也是玩得遛遛的。
某日,圣祖皇帝在某事件上再次与内阁意见相左,他预感到朝中必定会有潮水般的弹劾奏折到来,便想了个主意,假称自己要与民同乐,开放幸园,挑选两百名京城百姓与自己一同赏灯。
并指定京城衙门经办。
内阁当即就有点晕。从来把持朝政者,就算党羽遍布朝纲,也难以面面俱到。更何况官员大多数是读书人出身,讲究个风骨。越是权臣势大,就越会有反骨之士。
这些反骨之士,也是各有来历。
有些是真的心怀拯救天下的梦想,后世称之“义士”;有些是天性逆反,后世称之“杠精”;还有些则是博个青史留名,后世称之“政治投机分子”。
但不管这些反骨之士是出于什么目的,有他们的存在,权臣就无法做到一手遮天。
恰好,京城衙门,就是圣祖朝权臣,遮得不太全面的地方。
京城衙门有几位官职不大不小的官吏,早就看不惯权臣们安插党羽却不善待自己的行为。得了亏待的人,极容易反骨。他们在筹备灯会时,向皇帝发出了强烈的信号。
选出来的两百位京城百姓,颇有几位京城衙门的暗探。
灯会热闹非凡、很有皇家气派,但真正在历史上值得记上一笔的,却不是灯会本身。
灯会结束后不久,京城突然出现坊间小报,痛诉权臣及其党羽十宗罪名。
抖露不少阴私之事。
此时正值权臣组织党羽们对皇帝轮番攻击、拼命扼制帝权之事,小报一出,顿时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毕竟这小报也实在太阴损了,写的那都叫个什么呀。
某某官员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偷看皇帝起居、居心叵测;某某官员的小妾明明是青楼女子,却摇身一变入了良籍,害死府中嫡女;某某官员私通敌国收取大量不义之财,在老家的宅子几乎占了半个镇;某某官员是京城最大赌博集团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