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不公平的战斗很快便落下了帷幕,曹军损失三十八名骑兵,新野军的千余人则全军覆没。
从战斗的结果来看,曹军取得了进军荆州以来的首场打胜仗,而从整个战局来看。马童在作出了小小牺牲后。赢得了喘息地时间,成功撤回襄阳城。为之后抵抗曹军奠定了坚实了基础。
直至将眼前地千余名新野军屠杀干净,夏侯惇这才发现,敌军主将张飞早已不知去向了,心里有些明白了这是敌人的拖延之计,内心略有懊恼,却也无可奈何了,只得继续领着军队往前奔驰下去。
……
与此同时,将曹军追兵远远抛在身后地马童,也碰到了一些困难。
虽然在贾诩的一步步谋划下,马童顺利地撤出了新野城,并且将曹操的追兵阻隔在了长坂桥,但实际情况,还是遇到了一些突发的问题‐‐粮食紧缺了!
原本,马童一直认为,此次前往襄阳路程不愿,携带的粮食应该足够了。
按照当日马童与贾诩下的指令,将新野城能够带上的物资都带上路了,即便是不能带走的,也就地焚烧了,但事实证明,他们想错了,他们太高估百姓和士兵的纪律性了。
十余万百姓拖拖拉拉,二万多士兵战战兢兢,一路下来,光是丢弃在路上的物资便有不少,不少人为了轻装上阵,甚至将自家粮食统统焚烧一尽,只是每日跟在军队后面混吃混喝。而马童,为了保持他一贯爱民如子的作风,虽然心痛得咬牙切齿,但是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笑容,做出与民同甘共苦的样子。
就这样,在数日后,虽然越来越接近目的地襄阳城,但是粮食耗尽的危机也产生了。
没有粮食,就没法维系军心,马童可舍不得放弃眼下这二三万新野军,这可是他这几年里辛苦积攒下的根本,而那些十余万跟随着他的百姓,
无法随意甩脱,当日为了留给曹操一个无用的空城,曹操屠城的谣言,这才哄得这些无知百姓心甘情愿跟随他这位&ldo;仁君&rdo;,若是现在反悔,绝对会使他名声扫地。
马童突然发现自己有些进退两难了,暗暗对身边贾诩诉苦道:&ldo;文和先生,眼下粮食紧缺,将士百姓怨声载道啊,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可能没等抵达襄阳,便要哗变了。早知如此,当日不应该哄得全城百姓随军而来。&rdo;
贾诩一听之下,脸色有些尴尬,当日可是他提议留给曹操一座空城的,按照他的想法,如此做法好处不少。
其一,留座没有任何物资的空城给曹军,使得曹军无法得到充分的补给;其二,马童在新野城多年,&ldo;仁厚&rdo;君子的好名声早已深入民心,若是这些百姓顺利进入襄阳城,对于马童日后夺权,有很大的帮助;其三,军中将士的亲人皆是城中百姓,此举可大大安抚将士军心。
深谋远虑的贾诩,也不曾料想,居然会发生粮食紧缺的问题。
贾诩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ldo;主公,如今距离襄阳城还是大约三日路程,让百姓和将士们饿着肚子走上三日确实有些困难。&rdo;
&ldo;那该怎么办呢?&rdo;马童真的有些着急起来。
&ldo;诩倒是有个办法,可暂时安抚维系人心,只需主公亲自出马。
&rdo;贾诩不愧是满肚子馊点子,一转眼便想到了应对之策。
&ldo;文和先生,请快快说来,只要能撑过这一二日,就能够到达襄阳城了。&rdo;马童催问道。
贾诩微微一笑,伏在马童耳边窃窃私语的几句。
只见马童先是一愣,随后沉吟了片刻,紧接着眼神中的焦虑之色渐渐淡去,喜形于色道:&ldo;好……好……我这就去试试
……
偌大的数里空间内,二万余新野士兵松散地坐在了地上,有气无力地将随身兵刃随地摆放,十万余新野百姓,更是横七竖八,躺得到处都是,场面混乱不堪。
马童看着这些面色疲惫浑身沾满尘土的士卒与百姓,双目赤红,眼角瞬间湿润了起来,猛吸了口气,咽声道:&ldo;诸位百姓,诸位将士,承蒙诸位不弃,追随备至此。备无能,无力抵挡豺狼虎豹般的曹操大军,致使大家衣食无着,实在惭愧难当。逃离新野城以来,大家不以备孤穷,至死相随,不离不弃。曹操残暴不仁,若是我等落于他手,不论黄发垂,或是妇孺老幼,必惨遭毒手。备无能,本欲遣散大家,使大家各逃性命。然则曹操大军已在后追击,所过之处,必然寸草不生,无一幸者,备不才,在此立誓,愿与大家同生共死,天地可证。此刻起,我等十多万人之中,若有一人未食,则备不食;若有一人未寝,则备不寝……&rdo;
说道这里,马童已是泪流满面,显得伤心至极,而一干百姓及士兵,更是已经感动得泣不成声。
&ldo;玄德公万岁&rdo;
呼声由远及近逐渐响起,形成了一片欢呼大潮,场面震撼惊人,一时之间士气大振,所有人都忘却了饥饿的侵袭,以及长途跋涉后的疲劳,十余万人同一时刻,为了他们心目中的仁君发出了同样的欢呼。
见到效果超乎想象的完美,马童暗地里朝着贾诩竖起了大拇指,大喝道:&ldo;襄阳城就在前方,只要到了那里,有再多的追兵也不用怕了,大家不要放弃,跟着我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