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云出走,进入冀州,刚要往老家真定行走,半路上却发现到处都是袁绍军队的踪影。袁绍对于赵云,早已经恨之入骨,当年磐河一战,袁绍对赵云可是算认认真真重视起来了,因此,在袁绍的势力范围呢,赵云根本难有立足之地。
赵云行至安喜,得知状况,担心连累家人,于是被迫改变行程,没有回常山。
此时的赵云,自从离开公孙瓒的第一天起,就满脑子在想何去何从。
毋庸置疑,报仇是赵云一直都在考虑的事情,而且是最希望实现的愿望。可是如今,赵云手里兵马全无,找袁绍报仇,希望是渺茫的,赵云自己不是喜欢给自己惹麻烦的人,万一被袁绍在自己地盘发现自己,那就惨了。
于是,赵云首先想到的就是走出袁绍的辖区。
而就这样满目目的地走着走着的时候,赵云脑海里忽然就浮现起一个人来,那就是刘备。
当年在赵云与刘备三人公孙瓒手下共事的时候,刘备对赵云可谓关怀备至。赵云也从刘备口中得知了他的甚是,料想他是有大抱负之人,眼下自己不知何去何从,为何不去寻找刘备,投靠在他的门下呢?
这么一念想,赵云就立马开始打探刘备的消息。索性刘备在安喜一带,多有名声,这么一问,就有人告诉他,刘备跑平原去了,于是赵云快马加鞭跑去平原。
到了平原,赵云一问,方才知道,袁绍夺了青州之后,刘备早走了,一细问他去了哪里,就有人说去了北海孔融那里。
于是,赵云只有继续赶往北海而去。
可是,当赵云到了北海,一问,才知道,刘备不在北海,而是现在徐州,当了徐州的州牧。
赵云不想刘备竟已经有自身用武之地了,于是大喜,急奔徐州而去。
却说当日刘备拜别赵云,辞公孙瓒而去,时正值北海孔融求救,言明北海早黄巾余孽围攻,需要支援,于是很快率领本部人马前往救援。
等刘备帮孔融打跑北海黄巾,被朝廷因功小小提升了一下官阶,就要赶往赴任之后,却报徐州陶谦有难,需要援助。原来却是被曹操攻打了。
孔融于是力邀刘备前往,刘备不敢推辞,于是会合同往徐州的田楷与孔融一起,三路人马会合杀奔徐州而去。
原本,解徐州之围肯定会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刘备等三路人马也未必能救得了陶谦,毕竟曹操不是省油的灯嘛,手下可是兵多将广。不料,等刘备三路人马一到,曹操居然就自己撤兵了,于是众人大是不解。
陶谦是以为刘备的一纸书信感动了曹操,才使得徐州百姓得以免受战乱之苦,于是对刘备大是感激不已。而实际上呢,曹操退兵当然不会因为陶谦援兵到了,更不是因为很挺刘备这个自认的皇室宗亲的劝告了。曹操之所以退兵,完全是因为背后被吕布那厮趁机在后院放火了,自己不得不回兵去救。
而此时,解围成功,按道理徐州没事了,各路救援人马都要回到自己原先就职的地方。可是,这时袁绍与公孙瓒在平原那个地方打得不可开交,刘备要继续回去做他的平原相已经是不太可能了,于是很是无奈地只能继续留在徐州。碰巧陶谦这时又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感觉应该找个人代替自己,接任徐州牧,而反观自己的后代子女,都是无用废材,于是,眼光自然瞄准了以仁义著称的刘备这汉室宗亲了。
陶谦死前三让徐州,刘备碍于情面,又担心有人非议,只是不肯答应。
公元194年,陶谦终于不行了,于是长辞,于是,徐州群龙无首。这时,偏偏朝廷对这个也管不来,于是,在众人的推举下,刘备顺理成章就接管了徐州。
话说刘备接管徐州,是私下里交接的,并没有受朝廷明诏受封,所以,直到今日,碍于古代信息传递的落后,都很少有北方之人知晓,所以赵云才会走了这么多的冤枉路。
再说曹操回兵去救兖州,等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击败吕布,夺回失地,回过头来,却发现徐州被刘备趁机捡了个大便宜,心里自然对刘备很是不爽,于是开始记住了刘备这么一个人。
曹操一代枭雄,胸怀广阔,自然不会因为这么一点点的记恨就怒发冲冠模样的就一心只想着陈刘备立足未稳而去强行攻打徐州了,而是把眼光望向了长安。
原来,就在这个时侯,长安也乱了,董卓旧将郭汜李傕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在长安搞起了内讧。
曹操接到密诏!
打心眼里曹操还真不想去救那个狗屁皇帝的,你说,做一个地方军阀多好啊,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可是,当把会议一开,谋士们把局势以分析,曹操的兴趣也就来了。
于是,公元195年,曹操尽起军马望长安而去…
于是,半路上遇见跑路的文武百官以及小皇帝…
于是,曹操发了,被任命为大将军,声望大起…
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于是,公元196年,曹操有能力强迫汉献帝迁都许昌。
而就在这个时侯,等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曹操将一切后背工作都搞好,基础也打得差不多了,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徐州。
徐州这个时侯可是很有看头的啊!
据说,当日吕布被曹操大败,无处可去,就跑到了徐州。起初,刘备很是高兴地表示要接纳,毕竟嘛,自己捡便宜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人家吕布的功劳嘛。要不是吕布很是恰到时机地刚刚好等到刘备跑到徐州,就在曹操背后偷袭兖州,刘备焉能这么轻易解了徐州之围?不解徐州之围,刘备又何来受众人瞩目?不受众人瞩目,又何以能受人尊敬,推举为徐州牧?不是徐州牧,又何来今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