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修士的寿命有多长?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应对(第2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应对(第2页)

正想着,那教习忽然冷笑一声:“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昔年童勇毅,童老将军为国征战,左眼盲,右腿断裂,依旧长吟此诗文,他家三子为国捐躯,小儿子童林童将军也为国征战三十年之久,童家为我朝驻守北疆,如今可好,童将军尚在边关,其唯一的根苗却让人害去了性命,也不知道童将军闻之,会有何种心情……”

他口舌利索,字字诛心。

在座的那些平日里没事儿还喜欢谈论谈论朝政的书生们,更是来了精神,看这样子,到是认定童文之死,别有内情,朝廷故意隐瞒了他的死亡真相。

“陛下此等做法,实在太让忠臣良将心寒,纵然无法做到大义灭亲,也不可如此敷衍,人家童文在北疆时都未死,何故来了京城,就夭折了去……”

“哼,危言耸听!”

崔怀信脸色顿时一变。

最近京城里的各种流言,他们这些学生也不是没听过。可书院里的学生,毕竟和皇上接触的多些,且杨蕴秋从来都是教导他们,切不可只看表面。所以哪怕京中的流言。都是指摘权贵的,他们还是从中感觉到了异样的不安。

“百姓们本就喜欢听各种权贵不法的消息。越是这类消息,越是有人相信,我辈读书人,本该明辨是非。当此国家纷乱之际,他们不但不为国忧虑,反而推波助澜,实在不该。”

崔怀信的声音不低。

一句话,惹得在座的那些书生纷纷侧目。

“你这是什么话?我们说的,有哪里不对?童文乃是我书院的同窗,难道他死了。我等还能不为他讨回个公道?”

好几个皇家书院的学生忍不住怒目而视,还有两个站起身来,一脸愤怒。

崔怀信丝毫不惧:“你们想为同窗讨回公道,当然应该。但那就能随意揣测了不成?你们说童文之死有内情,拿出证据,找出真相,去击响登闻鼓面圣就是,现在蛮人入侵,你们如此唯恐天下不乱,信口雌黄,难道圣贤书都读到了猪肚子里去?”

这话够恶毒。

皇家书院的学生们登时让气得脸色发白,不由恼羞成怒:“胡说八道,我看,你不是害死童文的人,也必然和害死他的人有关,否则,你何苦为凶手狡辩?”

崔怀信大笑:“真是笑话,你不是说童林是权贵害死的?我家三代赤贫,就是现在,不打短工还缴纳不起束脩,要是真是我害了童文,那可是你冤枉了人家权贵,还读书人呢,前言不搭后语,真为我们读书人丢人。”

他这么一堵人家的话,弄得所有人面色不善,连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先生,也有些说不下去。

杨蕴秋失笑,拱了拱手,便对崔怀信道:“没用的,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想改变人的想法,可并不容易,走吧,该回去做功课了。”

崔怀信老老实实地跟着杨蕴秋离开茶楼,只是心中更是不安。

“先生……”

“不要问我,我不是神仙,无法预知未来……学校里也储存一些粮食,还有,围墙加厚,你带几个人,在外面缠上一层铁丝,我会想办法弄点儿别的防御手段。”

杨蕴秋知道,自家的学生也是个聪明的,他能看出这件事幕后说不定有黑手,就算没有,只是意外,也造成了一个结果——被动的君臣相疑。

吴宓就算相信童将军的忠心,满朝文武也不会赌这一份忠心,他又不是那等强硬的皇帝,很难违逆重臣的意见。

而童林,就算相信自家孙子之死,只是个不幸的意外,或者就算死因有问题,他自己还是愿意忠于朝廷,可他的忠诚始终只是放在心里,外人又看不到他的心,他又远离京城,身在北疆,该怎么才能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忠诚?

诸般杂事缠身,他还有和蛮人,尤其是蛮人里面的英杰闻人鹰周旋的精力?

崔怀信闷闷地应了。

杨蕴秋笑了笑,他到觉得,洪朝的国运未尽,即便真出事儿,也只是暂时的波折,再说,哪怕改朝换代,吃过蛮人苦头的老百姓们,还有那些读书人,也不可能再让蛮人入主中原,现在的混乱,不过是因为北疆的战事到底还远而已。

杨蕴秋的所思所想,并不能影响到现实世界的不如意。

歌舞升平的洪朝都城,仿佛被阴霾所覆盖。

杨蕴秋带着自家学生回到学校,又笑着安抚了几句,令学生们安安心心地读书,那些本来一心一意要去北疆的小子,现在忧心方州的情形,到不喊着走了,也算万幸。

一连好几日,他那几个提刑司的好友都不曾来学校蹭吃蹭喝。

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尤其是傅雪青,别看这位总是冷着一张脸,好像很不注重物质上的享受,其实嘴巴特别的挑剔,自从吃过杨蕴秋这儿的饭菜以后,从此再也不肯吃别的东西,他搭档都快愁死了,要知道,他们这个行业的人,难免不离京。就算不离京,工作也忙,根本不可能天天到杨蕴秋那儿吃饭。

最后没办法,只好派了两个提刑司的黄衣提刑。到杨蕴秋的厨房里学了几手。只要能简简单单地做一些家常菜就行,然后这家伙出去办案。身后就跟了两条尾巴,专门为他做饭吃,也不知道人家那两个黄衣提刑,就这般被当做厨子。会不会心里不痛快。

虽然人不过来,消息还是传了过来。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提刑司,不对,不只是提刑司,整个京城里比较重要的衙门全都忙碌起来,就是为了童林那个宝贝孙子的案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