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分子的恐怖主义行动,占领区内的巴勒斯坦人没完没了地闹腾
也让国家全无安宁祥和之状。
而且真要一打起仗来,那以色列人的作战效益就算能达到极
致,战损比能达到1??10或者更高,划不来吃不消的也还是人口基
数远小于阿拉伯世界的犹太人。
长此以往,犹太人何来安居乐业之时?何来真正的家园?
以色列国将何国?
所以以色列人最后的选择是:
&ldo;以土地换和平&rdo;。
这也是一种知难而退。
这一切局部战争的理念,全部产生于50年前那场朝鲜战争。
那会儿,美国人以&ldo;世界领袖&rdo;自居,总想把自己那个&ldo;自由世
界&rdo;的秩序强加于别国,结果在中国大陆、朝鲜和越南都遭到了惨
重的失败。而苏联呢,也是一厢情愿地向他国输出革命,幻想通过
发动&ldo;世界革命&rdo;将别国强行纳入自己的&ldo;社会主义大家庭&rdo;,最后
也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朝鲜战争就是东西方这两种强权思维大碰撞撞出的恶果。
而新中国军队为了国家安全和国际主义义务毅然出兵,保家
卫国,拒外来威胁于国门之外,遏侵略凶焰于初临之时,完成自己
的神圣使命后又不向被援国索取任何回报和利益,在帮助被援国
进行战后经济恢复建设后全部撤军返回祖国,则是开天辟地头一
遭的真正泱泱大国之举,也是对损人利己的雅尔塔思维的一次成
功的武器批判。
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新中国军队每一次对外有限度地使用
武力,都只限于制止他国对我国领土或对我们邻邦的侵略,而不再
像国内战争那样,追求以彻底消灭对手为目标的全面胜利,作战的
直接目标也总是以在有利态势下求得和平。
所以新中国在每一次对外战争中,都立于不败之地。
新中国的人民军队,在建国以来历次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为当
代局部战争,总结出了这样一条历史经验:
&ldo;打是为了和,打得好才能和,打不好不能和,打过了头影响
和。&rdo;
恰如其分地掌握这个分寸,是谓&ldo;战争指导艺术&rdo;。
事实证明,战略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是这种艺术的大师。
然而,时隔50年了,我们是否还应作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战争胜利的结局可谓千差万别,但基本形式只有两种。一种
是不被对手屈服的胜利,一种是完全屈服对手的胜利。我们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