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有点酷啊!”这摩托不是那种前后座的,而是边三轮摩托车。这种摩托得右侧有边车,可以承载三个人,整体是黑色,带有警车的标志,带上头盔别提多酷炫了!“这么喜欢摩托吗?”陈黎明无意识的抿唇笑笑。这小知青眼睛都快掉在摩托车上了。“当然喜欢!”“我自从来了这里,见过最多的就是驴车。”“何况我还没做过警车呢,正好长长见识!”沈煜一跃跨到了座位上坐下。虽然没有他想象的舒服,但体验感的确很不错了!反正比驴车是要好许多的!一般他们上工远一些的时候,都是坐驴车。颠得他屁股都疼!“两位系好安全带,这就回局里了。”民警大叔嘱咐一句,就戴上头盔发动了摩托。警用摩托有两辆,冯燕燕被带到了后面的小型摩托上了,由小刘待着。即便是被带回公安民警局,冯燕燕的嘴巴也不老实。一路上都吵吵闹闹,时不时就要发一阵疯。情绪几乎就在崩溃的边缘。沈煜心里其实是有点疑惑的。虽然原著里的女主精神也不大好,相比正常人要更加极端。但也没达到这种发疯的程度。他对剧情中女主发疯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冯燕燕婚后怀疑陈黎明出轨,直接拿着菜刀冲到了公司。扬言要杀了那个勾引陈黎明的小狐狸精。但其实陈黎明只不过是加班晚了一些,除了工作上的事务,对身边的女人向来不屑多看一眼。这件乌龙闹出来,整个公司都传的沸沸扬扬,陈黎明这人本就不多话,经过这件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对冯燕燕感到失望,一连几天都住在公司没回家。但这次重生冯燕燕的情绪似乎经常失控……难道就因为两次都没杀了他?沈煜扁扁嘴。猜测还和陈黎明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恨之入骨的人杀不死,一个想要得到的人得不到。的确该发疯……听村里那些人议论说,冯燕燕好像是魔怔了。这是什么病他也没听说过。不过听起来就不像什么好词。“到了!”“下车吧!”民警大叔轻踩刹车关了油门。沈煜和陈黎明也先后下了车。县城里得公安民警局不算太大,整体看起来很庄严,位置也不偏僻。冯燕燕喊了一路早就没了力气。被带过来时嘴里还念叨着王阳,问是不是民警搞错了,再去查查看才好,或许是市民警局得也说不定。“杨哥,你快管管这女同志吧,他说了一路,我头都疼了!”小刘一脸憋屈。只不过是跟着杨哥晚上出个任务,没想到碰上一个这么难缠的女同志,这人也太能说了!一个小时的路程,她从头喊到尾!也不嫌累得慌…“先把她关起来,我带这两位同志去记录一下口供。”“村里那边明天还需要你过去了解记录一下。”“沈同志,陈同志,里面请!”民警大叔掏出钥匙,打开了走廊最里面的一扇门。“沈同志,我叫杨彪,你叫我杨叔叔就行,我们警务长和你爸爸是老战友。”“当时你到泗水村下乡知青的时候,你爸爸就跟我们打过招呼。”“不过……局里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恰好今晚是我值班,叔叔我是听到消息就赶过去了!”“这好在是你没事。”“否则叔叔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和警务长交代!”杨彪脸上堆起一些笑意。刚才在村里他不敢说出这层关系。但此时就他们三个人,要是不说明了,到时候沈同志怎么会念着他的好呢?说不定这耳边风往警务长那边一吹,还能给他来个升职加薪!“原来是这样,那麻烦杨叔叔了!”“冯燕燕的放火烧了知青宿舍,这是所有人都亲眼所见。”“上次把我推下河她也在的村民面前亲口承认了。”“这件事还麻烦杨叔叔秉公处理!”沈煜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原来沈家还有这层人际关系!在原著的介绍中,对家庭成员并没有过多介绍,所以就算他融合了原主的记忆,知道也并不多。他之前只看出沈家有钱,原来沈爸爸还是个退役的老兵!怪不得大半夜的杨彪还愿意出警。这多亏了刘伟说了他的名字名字,否则杨彪是否出警还真不好说!不过。刘伟走的时候,好像是陈黎明提醒他说名字…“这是肯定的!”“沈侄子放心,叔叔绝对会让那个冯燕燕接受应有的惩罚!”“这种明目张胆纵火的行为就不能股息,更别说是试图害人性命了!”杨彪说的有鼻子有眼,如同亲眼所见一般。“那侄子你进去跟小刘录口供吧,我和陈同志留在外面。”说着,就将沈煜送到了桌前。又转身带着陈黎明关上门出去。带上门的一瞬间,杨彪便深呼了一口气。“陈同志,真不好意思让你受惊了,真没想到咱们再次见面是这个时候!”……凑巧杨彪擦了擦汗。这个晚班,值的他是胆战心惊!大半夜出现凶杀案,受害者是关系户沈煜就算了,竟然还有陈黎明。他就没见过这么凑巧的事!“嗯。”“图纸已经完成了,我有时间会送来。”陈黎明淡淡开口。从小窗口的四方玻璃中,他看见小知青在认真写字。细碎的头发看起来很软很蓬松,头顶的呆毛似乎恢复了活力,正随着他说话的动作一点一点的。“这个不急,到时候你和陈老直接跟警务长交接就行!”“那要不咱们到隔壁坐一会儿吧!?”“也好。”陈黎明收回目光。随后就看见杨彪从口袋里又掏出了一串钥匙。稀里哗啦试了半天才打开隔壁的铁门,期间还不断用余光睨着陈黎明。似乎是有些奇怪他为什么盯着办公室的窗户看。难道是这人的职业病犯了。这扇窗户比例不对?还是这间办公室的承重有问题?杨彪没猜出来,反正这办公室即便是有问题也没事,马上公安民警局就要重修了。这陈黎明就是交图纸和挑选木材的师傅,估计动工时间也就在下个月。据说他一开始只是村里出来倒卖木材的,后来拜了师才开始画图稿,盖房子。没想到这人天赋异禀。学的有模有样,拜了师以后,还跟着接了几个大单子,去年连县里的广播站都是他们师徒俩监工建成的!好像陈黎明这小师傅的名声打出来,也不过是一年的时间。杨彪颇为感慨的叹了一口气。果然,这一个人的成功啊,还是要靠机遇和天赋的。他现在四十多岁了,才混上一个队长来做。可见努力的效果并不显著啊!沈煜做完笔录出来,正好是半夜十二点。杨彪热情的送走他和陈黎明,就继续回去值班了。“刚才好像听杨叔叔说什么没想到下次见面是这种情况,你们之前见过吗?”他想起做笔录时门口隐隐约约的对话。猜测陈黎明这时候肯定是已经开始做一些木材类的生意了。根据原著内容。陈家败落以后,陈黎明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才有第一批进货的钱。1980年彻底发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的。那这样说起来,距离陈黎明成为商业大佬,也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他的创业经历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