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却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作为慢班,几乎全理科班的问题学生都被踹到了4班,和文科的6班一样,这个班担得起差生集中营的称号。
当然,世事无绝对,问题学生普通成绩差,成绩差的学生却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
杨昆知道,除了一部分调皮捣蛋份子外,4班还集中了全年级的音乐、绘画、体育类特长生,典型代表是占据了教室最后一排的那群牲口。
杨昆还知道,这个成天笑眯眯的韩学彬虽然高一期末考的成绩也不怎么样,但他绝不是人们眼中的问题学生。
相反,这小子是个天才。
虽然每个人对于天才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在杨昆眼中,能以一名高二学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并交出物理、数学两门单科满分答卷的家伙,绝对称得上天才。
这小子上高一时就把高三的数理化知识自学完了
说自学也有点夸张,他是从二中转过来的,除他本人外,一家子人都是二中的老师。
父亲教物理,母亲教化学,姐姐教代数。
典型的书香门第。
耳濡目染之下,这小子学数理化相当有一套。
之所以被分到慢班,一是因为他刚从二中转来不久,任课老师们都对他印象不深,二是由于他糟糕的期末测试成绩。
相对于数理化方面的天才表现,这小子在语文、英语两门主课上的成绩堪称白痴。
白痴到什么程度……从他数理化稳拿430分,五门课加起来却不超过520分的高考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自去年开始,国内高考制度正式改为3+2,像许多优秀或自认为优秀的学生那样,韩学彬在高二也就是明年的7月份,持一份随意捏造的学生档案报了名,提前参加了一次高考,以利用这次机会测试自己的真实水平,寻找差距的同时积累经验。
韩志彬的成绩让许多不了解他的人大跌眼镜。
数学满分、物理满分、化学135分,语文45分,英语39分。
后来有人顶着他的成绩冒名上了省师院的大专。
这也是他在那次高中同学聚会上得知的,出于羡慕嫉妒恨,印象挺深刻。
杨昆认为,自己能不能混进大学校门,关键就要着落在这小子身上。
他暗自把韩学彬和刘小亮并列为需要搞好关系的首要目标。
等学生们介绍完毕,高峻峰看了看表,宣布剩下的半节课上自习,给学生们留出时间来相互认识、交流一下。
原本安静的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
高峻峰在教室里转了一圈,不时驻足下来和学生们简单交谈几句,走到杨昆桌旁时,看看他臂上的黑纱,轻声问:“家里谁不在了?”
杨昆说:“我父亲。”
高峻峰默默点头,屈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说:“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跟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