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赵淳坐在马车中,掀开窗帘,见官道两旁近处稻田金黄,远处枫叶红透,再加上秋高气爽,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
玉泉派在山阴郡南,赵家堡在山阴郡东北,两地相隔三百余里,普通人步行,得四五天才能走到,赵淳坐着马车,驾车的虽然是难得一见的骏马,也要走上整整一天。
休息一晚,驾车再走一阵,等到太阳高高挂起时,马车停在一片开阔水面边,这是一座湖,湖水平静,波澜不兴,仿佛明亮的镜子,将阳光反射出去,散发淡淡光辉。
赵淳眺望着湖面,见没有半点人烟迹象,打量四周,看见一座半掩在土里的石碑,石碑斑驳,久经风雨,上面没有文字,只画着一只叫不上名字的水鸟,画工也不甚高明。
赵淳按着资料中的描述,伸出手指在水鸟的左右两只眼珠上分别用力按上去,左,左,右,右,左,右,这样按了六下,只见飞鸟两只眼睛中射出微不可查的毫光,赵淳见机关发动,就退到一旁耐心等候。
不过一会儿,湖面远处,水天一线交接处出现一个黑点,黑点迅速变大,赵淳凝神望去,原来是艘小船。
船来的极快,仿佛空中滑行,在水面留下一条长长的浪花。
驾船的是个将近四十岁的汉子,这人头戴斗笠,赤着上身,身材精瘦,皮肤晒得黝黑,脸上只有眼眼白和牙齿白得发。
汉子将船桨在岸上一撑,打量几眼赵淳,抱拳问:“是先生按动了石碑上机关?”
赵淳点头,道:“是我。”
“敢问贵客从何处来,到我玉泉派来做什么?”
赵淳淡淡道:“山阴郡赵家赵淳,来拜访玉泉派掌教。”
“赵家?”汉子吃了一惊,问,“你找掌教做什么?”
赵淳眉头微皱,说:“休问这么多,带我去见你们掌教就好。”
汉子想了下,退开一步,说:“是,请客人登船。”
赵淳脚尖一点,身子轻飘飘到了小船上,小船只是轻微一点头,就马上稳定下来,没激起半点浪花。
汉子滑动船桨,左一下,右一下,速度不快,却极富节奏,小船载着两个人,似乎没有重量般,如离弦之箭,朝前笔直射去,只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浪花。
湖面宛如琉璃镜面,平静的让人以为如同身在画卷之中,船行大约两刻钟,突地好像穿过一层水漾波纹,似乎穿透了什么结界,赵淳猛地一惊,看见前面猛然出现一片陆地,不,不是陆地,而是一座大岛。
“这就是玉泉派的宗门所在,赵先生,请。”汉子将船稳稳停下,道。
汉子将赵淳引上岸,然后一路朝岛上正中间一座大山山脚下走去,山脚下修建着几排木屋,应该是玉泉派弟子平日起居所在。
一条小溪从山脚流出,一路蜿蜒,流到湖泊中,赵淳低头看去,溪水泛着毫光,光彩过人,甚是不凡。
再走几步,迎面赶来个面貌二十出头的青年,这青年穿着身月色长袍,身姿挺拔,面目温和,周身自然有一种温润如玉的风采,让人望之脱俗。
青年拱手,道:“贵客原来,恕我不能远迎,在下玉泉派王珩,见过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