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历史长河围观少数民族》最快更新[630kan。cc]
而与“扬州十日”这种人间惨剧,不相上下的是“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源于清军入关后,颁布的“剃发令”!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们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头发在百姓眼中与性命,同等重要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已经成为了孝的代表,剃发便是不孝,只有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才会剃发。
朝廷往往以孝治国,自古以来的孝子都有很大的名声,如汉之董永,卖身葬父;春秋仲由,百里负米!
他们都是“孝”的典范,当今朝廷从未有过不孝之人做官之事!
头发既是孝的体现,又是做官的必须。
清朝皇帝希望通过剃发,来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让汉人习惯满族的发式;从而同化汉人。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
百姓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社会,儒家告诉他们要忠君爱国。
皇上没有投降,他们百姓又怎么能剃有带着投降意味的金钱鼠眼辫呢?
崇德元年十一月,皇太极召集满洲贵族和重要官员说:“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哈喇和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
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唯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
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
在清朝皇帝的眼中,前代少数民族政权中,前期基本上都是抵制汉化,保持本民族风俗,所以强盛。
但后继者往往羡慕汉文化,而进行汉化改革或者自上而下提倡汉俗,导致数世而亡。
认为他们只要遵循,原本的衣冠服饰,不学习汉人习俗,勤练骑射就可以免于亡国之祸!
清朝皇帝,将王朝灭亡的责任尽数推到了羡慕汉文化,进行汉化的的改革上!
丝毫不去反思是他们自己太过压榨百姓,引起民愤才导致的灭亡!
正如“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苛待压迫百姓之人,终将被百姓推翻!
但在推翻他们之前,将有多少百姓因此而家破人亡啊!
清军下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是为剃发令,强制汉人剃发,改变民族习俗;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