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何苗认真的推荐之后,韩靖也开始正式这个投资案,并且用更加专业的眼光审视了一下。
竟然惊喜的发现,真的有利可图!
还是很大的利益!
虽然这家公司现在看起来规模还不大,甚至架构也不完整,但这不是问题,对于新型公司来讲,未来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娱乐公司也不像是普通的实体公司那般需要多么健全的组织架构才能称之为是正式的。
只要手里有项目且运作良好,每一次都可以成功的收割到目标群体就足够了。
而很显然,吴迪他们的公司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作为电影公司来讲,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便是拍出好电影的能力,公司旗下的好导演一点不缺。
而有了好作品呢,下一步就要有两个分野,一个呢,就是好的方面,有了好作品,再有一个好的营销战略,电影就会收获超高票房,同时还会获得观众的认可,口碑上扬。
当然了,一旦各个要素配合的不是天衣无缝,浪费一个很好的剧本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些年,被影迷们无限惋惜的被埋没在茫茫片海的佳作,也不是没有。
如果能够在电影节上有所斩获,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节,多少还都算是有个名头。
就算是没有票房,还算是赢得了口碑,总算是占住了甘蔗的一头。毕竟,现在的电影圈里还是很吃这一套的。
就算不是三大,普A也是可以的,没有票房成绩的同时,你总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吧。
一旦获得了奖项,对国内的院线也算是有个交代,只要质量过关,题材不敏感,一些小众的电影,也可以登上院线。
虽然排片可能少的可怜,但能上院线总是好的,一般来讲,这一类冲奖类的电影,投资也有限。
就算是只有百分之一的排片,在广阔的影院平台上,如果可以有一个比较出色的表现,收回成本也是极有可能的。
至少可以少赔一点,不是吗?
投资这一类电影的公司,往往也志不在赚钱,但是呢,能够回本,当然没有人会拒绝。
一旦登上院线,就会和更多的影迷见面,一旦电影的质量不错,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获得很好的排片继而赢得更好的票房成绩的话,就会让许多影迷扼腕叹息。
哎!
明珠蒙尘啊!
这不是比那些大赚特赚的大烂片强多了吗?
恨观众没有眼光,恨院线的眼睛里只有钱,为什么就是不肯给这样的好电影出头的机会?
这样的情况,确实是让人很惋惜,但是呢,一部质量上乘的电影,也不是不可以包装一下的。
这些年,质量上乘的电影节获奖作品,重新登上院线之时,在一个基本的排片率可以保证的前提下,也是有斩获上亿票房的成功案例的。
不过呢,这一类电影想要获得好成绩,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要素都配合的很协调。
韩靖已经精准的衡量过了,吴迪他们的公司,就具备这样的条件。
一个呢,就是产出好作品的能力,该公司虽然才刚刚成立,却已经有了票房保障导演和口碑导演,只要把打造这两类电影的手段中和那么一下,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就瞬间诞生了!
首先,想要让一部电影具备卖座的一个基础,选择大众熟知的演员是基本。
一些文艺片经常选用那些距离观众比较遥远,在影视剧圈极少代表作的演员,追求所谓的逼格,其实对票房一点有益之处都没有。
你猜普通路人走进电影院的初衷一般都是什么,还不是看海报上的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