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采集点位,又有了新的小难题。
医疗垃圾桶不够了。
居委会的人正着急的想去街对面的小区看看有没有多的,让竹子拦住了。
“那不是有多余的凳子吗?你拿过来。”竹子指着一旁多余的几个凳子。
那人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
“翻转过来,腿儿朝上。”
等对方将凳子倒过来之后,竹子打开黄色的医疗垃圾袋,以四条凳子腿为骨架,将垃圾袋往上面一套,一个简易垃圾筒就完成了。
“哦~~!”拿凳子过来的那人恍然大悟,甚至有点想鼓掌。
“别愣着了,快去帮我们拿些咽拭子过来。”
“哎!好。”对方此时听到指挥,再没有异议,立刻执行。
……
海哥:“战术A?”
竹子:“不,战术B。”
这位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往他们俩的桌子上拿咽拭子,听见二人的对话,又有点懵。
他也不是第一次和来志愿的医护人员对接了,却没听见过这样对话的。
要不是刚刚他们的专业素养已经让这人相当佩服,他甚至怀疑这两人是不是走错片场了。
这是竹子和海哥的习惯用语,二人配合很久,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说太多话口罩容易湿,这样说话反而更有效率。
所谓战术A:就是两个人都采样,装管、封管、消毒、装袋之类的事情也都自己干。
这样只要他们站在桌子两头,就刚好隔开一米,一次就可以给两个人采样。
这种比较适合前方登记人员效率高的情况,比如刷身份证,刷一个过一个。
但现在,这个点位的登记是拿手机手动录入居民的信息,然后还要再手写一遍……
来一个过一个是不用指望了。
这种情况就更适合战术B:前面的人采样、装管,后面的人递东西、封管、消毒、装袋,类似流水线作业。
既然速度没办法太快,这样干两个人都可以轻松一些。
一切就绪,前方开始陆续放人。
“来张嘴,啊——”
“噗!”
竹子无奈的看着面前忍不住笑的小姐姐:“小姐姐,严肃点,我不是在逗小孩。你只有发出声音来,才能暴露出我采样的部位。”
“哦。”小姐姐这才收住笑,按要求张嘴说“啊”。
类似的对话,需要经常重复。
很多人嘴巴长得很大,却用舌根顶着上颚,把采样部位都挡上了而不自知,还以为自己配合的很到位。
“来,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