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臭;
有钱人都是贪婪的;
有钱人都是罪恶的;
那些富人,谁知道他们的钱怎么来的;
他妈的有钱人。没一个好东西;
就是因为他们这么富,才害我们没有钱
金钱买不来快乐;
你一定要拼命努力才能挣到钱;
那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可以享用的;
我们穷,负担不起;
不要跟他们玩,他们是富人,我们是穷人;
困难时期,一定要节省钱;
……
如果我们内在有以上这些信念。能挣到很多钱才怪了!即使挣到了,也会很快失去,然后可能还会怪别人怎样怎样不懂理财,不旺夫(不旺妻),害我现在一穷二白。实际上都是自己内在的信念(你也可以叫它深层意识、潜意识)在做怪。深层的意识你看不见。可它比你的头脑(表层意识)的力量大得多,它才是幕后黑手,让你的外在世界符合你的深层信念。我们都像机器人,自动运行,被过去的程序和旧有的习惯统治着,不敢拥有钱、不愿拥有钱;不愿(不敢)跟富人交往;不敢让自己享受好东西;不敢享受金钱带来的快乐;不懂得感恩钱。如果钱是一个朋友,我们这样对它,它能对我们好吗?!
这些信念怎么来的呢?很多是父母教育给子女的。父母长辈以自己对金钱的认知通过言传身教,长期输入,灌输给子女这样的观念(像电脑程序一样),6岁以前的孩子不知分辨真伪,相信了,全盘接受了,长大后面对金钱财富,这些观念程序开始运行,就呈现了现实的这样穷困的果相出来啦。
有些行为和习性是我们直接复制父母的模式,比如我们父母那个时代的人体力劳动居多,要拼命努力工作才能挣到钱,我们如果复制下来了,也会拼命努力,加班加点,用体力和时间去换取更多的金钱。实际上,体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去看看真正有钱的人,他们的财富是靠管理、胆识、创意、成功的人际关系、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目标等等这些无形的工作和付出换来的,并不是靠体力和时间!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信念是由于我们成长过程中遭遇到一些特别事件形成的。比如小时候目睹父母亲为了钱的问题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钱跟打架联系在一起);至亲的亲人为了挣钱累到往生(钱跟死亡联系在一起);有些经历过四清、文革的人,小时候亲眼目睹抄家,家里所以财物被洗劫一空(钱跟一无所有联系在一起),还被打为地主富农反革命,受到隔离和歧视(钱跟受歧视联系在一起);等等……这些与钱、财富有关的悲痛记忆,会让一些人害怕钱、避开钱、不敢拥有钱……
没有钱烦恼多多,可是有钱的夫妻也会因为钱吵架,为什么呢?我见过这样的情形:
夫妻一方一味顾着挣钱,而忽略了另一方及家人的感情,完全不懂天伦之乐,不懂享受生活,以为给钱就是给了家人一切了。挣钱成了活着的唯一动力。一般男士居多。疯狂挣钱的行为背后的动机,通常都出于负面的信念和需要:出于恐惧、出于愤怒、出于报复、出于证明自己等等。这些人小时候通常也有过伤痛的记忆,比如上面所说的特别事件,有些经历这些事件的孩子,不会走向对钱的反感和抗拒,反而会走向另一面:“总有一天我要证明给你们看,我要出入头地,我要挣很多很多钱!”当我们被恐惧推动时,很多人为了证明自己而拼命去挣很多钱,但是金钱并不能让恐惧消失,你还是会时时感觉被歧视,不受尊重,你以为是因为钱不够多,就拼命追求更多更多。没有哪个数额的金钱能够缓解内心创伤的疼痛。唯有内心疗愈了,才有可能真正享受金钱带来的美好生活,也才能顾及亲情和爱情。
以上情况如果是丈夫拼命挣钱还好些,换成妻子这样做就更麻烦了。通常女强人的婚姻都不太幸福,为什么?会那么努力去成为一个女强人,背后多半也是出于恐惧的动机,想要证明自己的优秀,而另一半如果没有这么强烈的挣钱动力和好胜意图,不自觉的就会被比下去,觉得自己矮妻子一截。即使他本人没有这样的意识,随着妻子的越优秀,旁人的眼光和议论越多,男人的自尊心也会慢慢受打击。长此以往,就貌合神离了。
这就是,挣钱的动机不一致,有钱也成了烦恼。
还有些夫妻,不是很有钱,也不是很穷,却也经常为钱争吵,吵什么呢?金钱对于两个人的意义完全不同。他们有一方是“储备型”的,认为钱意味着积累,意味着再创造,意味着更美好的未来;另一方是“享乐型”的,认为金钱就是即时的享乐。所以,当“享乐型”的一方无论什么时候花钱,对“储备型”的那一方来说,她(他)不是在花钱,而是在花他们的未来;同时,就“享乐型”的而言,无论“储备型”的什么时候阻止她(他)花钱,都是在攫取她(他)生命中的享乐。双方都会将其上升为“根本不爱我!”。
事实并不是彼此不爱对方,而是他们从小形成的对钱的观念的差异,很多也都源自于他们的父母对于金钱的态度。举个例子,我们的父母曾经经历过困难时期,或文革时期,形成有些观念:“要节省,为穷困时期而积蓄”或“你可能很容易失去所有的钱,所以还不如在能花的时候及时行乐”。看,多大的差别啊!当我们能看到父母的模式如何影响我们自己,也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于是,排除了不被爱的因素,沟通和理解也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