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出气筒无不无辜,他不会在乎了。
真是可笑,这么多儿子,竟然只有太子才配被他放在心上。
即使这个儿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在这种乱局之中,启元帝终于盼到自己被封王,出宫建府。
只是唯一遗憾,还不能将自己的母妃接出宫。
启元帝几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退出储位之争。
但是剩余的皇子仍然不少,斗争仍然激烈。
而且这样一个置身事外的中立助力,谁又想放过呢?
因此启元帝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拉入漩涡,艰难自保。
黎秋想想,就能知道启元帝当时的日子不好过。
先帝、先皇后、太子以及太子的外家一派。
其余皇子与他们的拥簇一派。
启元帝夹在中间,两头不能得罪,却也两头难以讨好。
被夹在缝隙里求生的日子,怎么能过得安稳?
夺位之争注定伴随着死亡和血腥,两派实力相差不大。
因为太子实在是难当大任,朝中几乎没有人会全力支持他。
即使迫于先帝的威严,也只是阳奉阴违而已。
就这样,两派斗争惨烈。
皇子党先后派出杀手诛杀太子,太子险险躲过之后,先帝与太子的外家就来清算,只是查来查去,似乎每个人都有嫌疑,但却又抓不住实际证据。
先帝又不能为了这件事将自己除了太子之外的儿子全杀了,因此极为憋屈。
不过不能杀,但一个皇帝,想让人不好过,还是很简单的。
于是两边你来我往,斗得热火朝天。
为了不在京城吸引战火,启元帝经过认真考虑,自请去边关,远离祸事。
于是与先帝禀明之后,进宫嘱咐了自己的母妃惠妃几句,便离开了。
这一走,就是三年。
等他再回来,早已是物是人非。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