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扫了周妈妈一眼,淡淡的说道:“你们之所以着急,一来是因为你们家主的教诲,二来想必也是巴望着你家姑娘的病好了,将来平步青云,你们也跟着捞些好处。”
周氏已经知道忘忧的身份,自然是竭力巴结,听她这样说话不但不生气,反而上前恭维道:“林姑娘不愧是见过世面的贵人,说出的话字字都通透。不像我们这些人,见识浅薄,上不得台面,以后还请姑娘多多提点。”
“您这话我可不敢当。”忘忧笑着摇摇头,又对白敏姝说:“白姑娘,诊脉吧。”
白敏姝看了一眼萱儿,萱儿忙去搬了个凳子放在案几的另一侧。
忘忧认真的诊过脉之后,说:“我会调整一下药浴的配方,另外,你每天在花园快步走的时辰要翻倍,每天走四十圈再回来蒸浴。”
“蒸裕?”白敏姝心想泡浴已经很叫人抓狂了,怎么又改成蒸浴了?这岂不更叫人难堪?
忘忧看着眼前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她从小被许多人包围着,连最起码的人情世故都不懂,傻得如同一张白纸。忽然觉得自己跟她这样的人置气有些不值得,于是耐着性子说:“白姑娘,你应该很庆幸你是在春天遇到我。你这个病,春天治疗是最佳时期,所以我希望你尽量好好地配合我,这样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你这病就能好个七八成。”
“真的?!”白敏姝喜出望外。
忘忧轻笑道:“我借用张仲桓的一句话:你可以质疑我的人品,但不能质疑我的医术。虽然我不靠这个吃饭,但也不屑于用好听的话糊弄你。”
白敏姝根本听不进忘忧的话,只是激动的点头:“只要能把这该死的腋臭治好,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这话说得诚恳,忘忧心里的气也便消了许多,于是起身说:“那就按我说的做吧,一会儿我会把药方改一改,接下来的七日你会更难熬,但是想想将来,我觉得你应该能够坚持下去。”
“你放心,只要能治好,再难我也坚持。”白敏姝直接举手发誓。
“嗯,那我就放心了。”忘忧起身告辞,回自己房里去了。
当晚,她跟张仲桓细细的商量过之后七日需要给白敏姝用的蒸浴汤药以及膳食的安排,直到三更天方才睡下。第二天一早沐霖打发了马车过来接了人出城往郊外余家庄去。
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京城的青年男女纷纷结伴出城踏青,路边多了许多茶水小食的摊贩,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
林氏兄妹无暇欣赏这春日美景,二人在车内商议着祭祖的细节,祠堂里布置的如何,贡品如何,什么时辰行礼祭拜等等,沐霖把每个细节都交代清楚,忘忧也听得仔细。之前丁府的车夫老常驾着车急急而行,直奔于家庄去。
余家庄十几家佃户都仰赖庄里的田亩过活,沐霖原本也不指望田庄能有多少收成,不过是个安身之所,所以收的佃租比周围的庄子都低,佃户们都心怀感激,又恰逢林氏迁坟祭祖这样的大事,正是大家表示感恩的时候,余先生兄弟俩带着族人上上下下的忙活,料理了不少的事情。
忘忧到了庄子里,余先生的叔父带着族中几家的当家人过来拜见,忘忧跟他们客套一番之后,又专门把一箱子小孩的衣服鞋帽等拿出来,让余老伯拿去给庄子里有孩子的人家分了去,又叮嘱余老伯,让收养天赐的那家人过几天找个空闲时候把孩子抱过来给自己看看。
午饭的时候,沐霖带着忘忧去新修的林氏祠堂看看。
到了院门口,忘忧看着白墙灰瓦的屋舍,以及油亮的黑漆大门,忍不住低声问:“这样的院子绝不是一两天就能修建起来的,哥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土修建的?”
沐霖轻声叹道:“买下这个庄子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修林氏祠堂。算起来,已经三年多了。”
原来那么早,兄长就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了。忘忧想想三年前的自己,忽然觉得很是惭愧。
沐霖一眼便看穿忘忧的心思,忙劝道:“当时买这个庄子也是找了风水大师看过的,原本就是要先给家里人找个宝地长眠,自然要把祠堂的事情考虑进去。这些事情也不是你们女孩子该操心的,你就别自责了。”
忘忧跟着沐霖进祠堂,但见上面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三层灵牌,因为尚未开祭,所以灵牌上都盖着大红绸子,看不见上面的名字。堂内有修士打坐,但却没有供奉香火,这些都是迁坟之后要做的事情,此时只需要准备齐全就可以了。
沐霖带着忘忧在庄子里转了一圈儿,一应琐事安排妥当之后,便急匆匆的回城去了,第二天四更天他要带人把族人的尸骨挖出来重新装殓,再送到新坟茔重新安葬,安葬之后便在新祠堂祭祀。这件事情忘忧帮不上忙,只能保证好好地在这里等着,绝不添乱。
第二天天不亮忘忧便起身,何妈妈把早就准备好的素服拿出来给她换上,长长的乌发简单的挽了个发髻,只用素银梅花簪别住,之后在鬓间带了一朵白色的绒球花。
“头孝呢?”忘忧纳闷地问。
“是迁坟不是葬礼,只需素服即可。老奴知道姑娘心中哀伤,已经准备了麻衣。”
“好。”忘忧在素服外面有罩上一件孝服麻衣。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沐霖等人扶柩而至,最前面的自然是林家老太太的棺柩,随后是林宥澄夫妇的,在后面是林家二叔,三叔,两位婶娘等林氏一门以及学徒的二十口棺材,最后是林家的管家,管家娘子等仆从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