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饭菜都不和陛下的胃口吗?或者,陛下想吃什么,我这就去重新做了来。”忘忧柔声说。
赵祯心里窝火,也明白这事儿说来说去都怪不到忘忧头上,实在不能朝她撒气,于是闷声说:“不必了,朕没胃口。”
“这个胭脂米煮的粥还是挺好的,因为觉得这米粗糙,怕陛下不喜欢,我里面还放了一点糯米和莲子。这莲子是剔除了莲子心儿,又捣碎了放进去煮的,足足炖了两个时辰,又烂又软,陛下好歹尝一口吧。”忘忧用小汤碗盛了半碗粥送到赵祯面前。
赵祯不忍拒绝,接过粥碗来吃了两口,终究食不知味,叹道:“你说,朕若果不做这个皇帝,会是什么样呢?”
忘忧忙劝道:“陛下可别说这样的话!您是先帝唯一的儿子,这皇位只能是您来做。否则朝廷动荡,争端皱起,万千黎民都跟着遭罪呢。”
“照你这么说,朕这皇帝是给天下黎民当的?”
“天下臣民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是天下臣民的天子。”
“你又那这种官话来搪塞,你明知道朕想的不是这些。”
“这虽然是官话,但也是实在话。作为子民,忘忧心中感怀陛下的正义仁德,是陛下为我林家查清冤案,让亡者安息,让恶人伏法。”忘忧犹豫了片刻,方继续说下去:“可陛下是天下臣民的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情郎。所以身为女子,我也倍觉无奈,一时间闹个脾气,若是惹陛下生气了,还请陛下看在我尽心尽力为陛下料理一粥一饭的情分上,少示惩戒便好,莫要重罚。”
赵祯听忘忧初时还说的一本正经,说到后面竟变了味道,不由得失笑:“出去住了这几日,倒是学会了油嘴滑舌。什么叫少示惩戒?为何莫要重罚?惹恼了朕,就是要重重的罚你!”
“陛下要罚,也要先吃了饭才有力气。”忘忧又把粥碗端起来送到赵祯面前。
“其实,算来算去,都是朕对不起你。”赵祯低声叹道。
“陛下这样说,奴婢可承受不起。”忘忧忙说。
“朕可能给不了你皇后的位份,但朕的这颗心”
“陛下!”忘忧忙拦住赵祯后面的话,并低声叹道:“你别说了。”
第124章晋爵位,第一步棋
晚饭后,赵祯依旧要去花园里走走,忘忧提着八宝琉璃灯随行在侧。
然而两个人都不说话,一路各自想着心事默默地在花木之间穿行。另有几个太监远远地跟着不敢靠近,只预备着天子有事召唤。
二人行至莲塘附近,水上夜风微寒,忘忧先止住了脚步。赵祯侧身看见一侧有的尚未凋零的海棠,便缓缓地走过去。忽然有人唱曲儿,凄婉的声音在春夜里尤为惆怅:“风撼芳菲满院香,四帘慵卷日初长,鬓云垂枕响微鍠。春梦未成愁寂寂,佳期难会信茫茫。万般心,千点泪,泣兰堂。”
“这是谁的曲子,竟如此哀怨缠绵。宫中谁还唱这些?”赵祯皱眉问。
忘忧茫然的看了看歌声传来的方向,摇头说不知。
后面的陈常禄忙小步跑上前来,回道:“莲塘那边是瑞云阁的方向,杨太妃在那儿住着呢,许是她身边的那个宫女内人百无聊赖,唱几句解闷儿罢了。陛下不高兴听,老奴这就叫人去说一声。”
忘忧忙劝道:“杨太妃无儿无女,也是个可怜人。不过长夜漫漫没什么事情可打发时间,唱几句玩罢了,陛下也不必为了这事儿生气。”
“罢了,朕自然不会为这样的事情生气。”赵祯说着,转身往回走。
忘忧看了一眼陈常禄,提着灯笼跟了上去。
回寝殿后,宋嬷嬷已经带着人把床榻铺设好,有小宫女端了热水来给赵祯洗了脚,赵祯褪去外裳便躺去了龙榻上。忘忧没有多问,自动留下来值夜。白日里她睡了一个下午,这会儿功夫也不算困,便把烛火移到自己的小床榻旁,又把龙榻的帐幔整理好,劝了一句:“陛下安睡。”便要转身离去。
赵祯想要拉住她,但手刚刚抬起来便放弃了。他有一肚子的话,也有海誓山盟,但心里更明白再好听的话也不能宽慰忘忧,她这个人,看上去和软可欺,但实际上是最倔强的。
她名叫紫苏,其实性子一定也不像是紫苏。
赵祯挖空心思的想了好久,才觉得忘忧的性子倒像是一种叫做马鞭草的植物,这是一种田野间随处可见的野草,草蔓绵延可至丈余,纤柔如丝,但若是用力拉扯,也能割破人的手指,让人见血,让人疼痛。
这样不冷不热的气氛让人憋闷,幸好不过几日便是贤王妃的寿辰。
赵祯自幼在贤王府长大,私下里称呼贤王妃一声“阿娘”,那段日子里,贤王妃温暖的笑容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他有生以来最温暖的记忆。所以这日赵祯一定会贤王府祝寿。
一早起来找就是议政,不过今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不过是应个景儿就散了。
宋嬷嬷把寿礼单子拿给赵祯过目,赵祯看过之后说:“时候不早了,这就换了衣裳出宫吧。”
“那就请陛下至内殿更衣吧。”宋嬷嬷说着,为赵祯打起了门帘。
给贤王妃祝寿无需穿朝服,赵祯特意挑了一套石青色的燕服。忘忧选了一只青玉笄把朝冠换了下来。
“你就穿这个吗?”赵祯看着忘忧身上青灰色的女官服饰,蹙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