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技术学校的招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但寻找老师的工作却进展很快:短短几天,黄德贵和郑偃武就居然从奉天找到了两个懂得军事和机械制造的洋人,而且已经和他们谈妥,据说十天内就能到达&ldo;龙口街&rdo;。另据天津传来的消息,有一位洋医生也有意向到龙口街任教。其余各地招募洋人的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至此,新学堂的建立已经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第十八章中秋夜遇险
转眼间,甲午年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这是冯华他们三人回到这个时代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ldo;每逢佳节倍思亲&rdo;,尤其是这个传统的团圆节日,免不了把他们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重新激活,那些与父母亲人中秋赏月、吃月饼团圆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虽然冯华他们心中都有些伤感,但是想归想,这三个豁达的年轻人的情绪、工作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中国人历来重视&ldo;中秋&rdo;这个节日。在龙口街一带,今年的&ldo;中秋&rdo;更是与往年不同。这些年,兵匪、战乱以及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闹得人心惶惶,人们哪有心情去欢度佳节。自从义勇军来了以后,周边的几股悍匪相继被剿灭,稍远一点的土匪轻易也不敢到挥发河一带骚扰,捋义勇军的虎须。义勇军控制的地区社会安定,买卖公平,老百姓的日子要比其他地方好过得多,人们手里有了点儿活泛钱,过节的心思也自然就盛了。进入八月以来,接连几个集日,龙口街和附近的几个大集市都是人山人海,买卖兴旺。
贺国光顺应民心,由商会出头筹办,专程从吉林、海龙请来变戏法、唱莲花落和奉天调鼓词的戏班子,搭台演戏。龙城、关街和二道江等地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挥发河地区呈现出了一片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歌舞升平景象。
八月十五这天早晨,冯华应邀去关街参加关街商会筹资兴建的酿酒厂烧锅出酒仪式。因为恰逢&ldo;中秋&rdo;,关街也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剪彩仪式后,冯华参观了酿酒厂,又与关街商会会长等人商谈倡导私人开办工厂的问题。下午,观看了关街团练的军训和操练后,来到关街平民学堂(近半个月,龙口街及附近的几个大镇都兴办了平民学堂),给全体师生作了《先进的科技知识是富国强兵的基础》的演讲。
从学堂出来,天已近黄昏,冯华本想立即赶回龙口街,但受到了关街商会、团练负责人的极力挽留。由于盛情难却,他只好又赶到位于关街十字路口的春香楼酒家,向参加关街中秋夜宴的各界人士敬酒致意,酒过三巡后方以工作为由提前告退。辞别主人,步出南门后,因惦记着龙口街的庆祝会,一行五人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圆月当头,夜空如洗,皎洁的月光为坡岭、大道、树木披上了一层银亮的白霜。山道上,马蹄声声踏碎秋夜的宁静,婆娑的树影、月光照射下黑白分明的巨石,都被飞速地甩在骑马人的身后。冯华是第一次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飞马驰骋,月明星稀,天高云淡,顿感环宇辽阔,心境清朗,似是体验到扬鞭驱马,关山飞渡的那种意境。
忽然远处林梢上一阵&ldo;唰喇喇&rdo;作响,一群飞起的寒鸦宿鸟惊碎了寂静的月夜。飞驰的五骑人马警觉地勒住缰绳,侧耳细听。微风习习,四周杳无声息,夜很快又回复了它惯有的宁静。
虽然周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宿鸟惊飞还是提高了众人的警惕性,他们不约而同地放慢了速度,握紧着枪支。前行不远,山路突然变窄,这是关街至龙口街之间最险峻的一段道路,约摸三里有余。
冯华身边的警卫员小董小声提醒着说:&ldo;首长,得注意点儿。这个地方叫&lso;挠头沟&rso;,地势险要,可别在这里碰上什么凶险的事儿!&rdo;
另一个警卫员老蔡笑骂着:&ldo;乌鸦嘴!&rdo;老蔡嘴里虽然骂着,但丝毫也没有大意,只见他提枪拍马赶到冯华的前边。
就在几人进入&ldo;挠头沟&rdo;约莫一里路远时,异变突生,路两边的崖顶上突然轰隆隆的落下了无数的巨石。巨大的石头夹带着碎石泥土,连带着山坡上被压倒的小树滚滚而下,很快就将山路堵了个严严实实。几个人急忙勒转马头后退,但走在最前面、离冯华他们有三四个马身距离的老蔡却躲避不及,被冲力极大的石块当场砸死。紧跟着,冯华他们的头顶上、身后边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
小董是据此不远的二道沟人,对这一带的路径相当熟悉,他借着月色观察了一下,拉着冯华说道:&ldo;快,跟我走!&rdo;四个人迅速退到了二十多步外,路边一处方圆十余米的石窝里。这里地势略高,除非是石头从天而落,否则滚动而下的巨石是威胁不到他们的。
自从消灭了&ldo;小飞龙&rdo;以后,在挥发河一带,别说是大股土匪,就是连小股蟊贼也罕见,因此人们的麻痹思想也就逐渐滋生。关街到龙口街,不过四十华里的路程,快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来回,所以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危险出现。
可是只有贺菱儿一个人不这样想,这倒不是菱儿能掐会算,会什么未卜先知,那只是一个女孩牵挂着一个男人时很自然的表现。看到冯华出门只带了四名警卫,菱儿不无担心地说:&ldo;大老远的路,多去几个人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