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一转,高岛鞆之助又把思绪转移到了第十四旅团身上:大迫尚敏目前受到的压力应该会小一些,可是在弹药补给全部断绝的情况下,又能指望第十四旅团有多大的作为!在发觉情况有变后,大迫尚敏又会作出怎样的决策?继续南下,攻占台南?还是北上救援第十三旅团?
高岛鞆之助烦恼地摇了摇头:孙子曰&ldo;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do;,如今自己非但不清楚支那军的布置安排,就连己方部队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战斗又怎么能打得赢!唉,谁能想到&ldo;联络不畅&rdo;这个当初谁也没有太放在心上的隐患,如今竟成了关系台湾战局成败的心腹大患?
夜已经深了,高岛鞆之助却犹自站在地图前苦苦地思索着。虽然明知&ldo;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rdo;,但战场上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环环相套的形势,使得高岛鞆之助始终都拿不定主意。派出去联络十三旅团的几拨便衣侦探至今都没有消息传来,十四旅团的具体动向又难以把握,自己究竟该把比志岛支队这2000余人的兵力投入到什么地方呢?
&ldo;怎么办?如今的形势尽管对大日本皇军非常不利,但己方也不是毫无机会。现下,在北白川亲王和乃木中将的亲自督战下,近卫师团和第二师团已经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迫近到了距离嘉义不足十里的地方。只要能在支那军歼灭第七师团之前攻破嘉义,鹿死谁手仍未为可知!然而,兵分两路且又面临弹尽粮绝的第十三旅团和第十四旅团果真坚持得住吗?各个击破可向来是支那煞神的拿手好戏!为今之计,只能冀希望于比志岛支队的救援了,可是如果不能得到第七师团的呼应配合,仅凭这有限的救援力量是不可能起到扭转战局作用的!&rdo;
惆怅地叹了一口气,高岛鞆之助下意识地望了一眼漆黑的窗外,却蓦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直晦暗的天空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七十六章连环生死劫
已经下了多半夜的秋雨依旧在如丝如缕的下着。飘落在田野上,无声也无息;飘落在水田里,无影也无踪。望着晨曦中雨色濛濛的龟港村,以及围绕在其四周的那大大小小的绿色池塘和水田,邢亮、萧山和王承斌都不由得皱起了双眉。
昨日凌晨,大势已去的日军第十三旅团借着夜色的掩护,在永山武四郎中将的带领下突然强渡小鹿溪,向鹿草镇以南突围。抗日联军方面由于本身兵力就不足以将鬼子全部围困,且大部分兵力又都布置在了战略位置相对更加重要的嘉义和布袋方向,因此在鬼子亡命的攻击下,被第十三旅团强行杀出了重围。
虽然鬼子选择向远离南进日军的嘉南平原腹地突围,多少有些令抗日联军猝不及防,但对各种意外情况都有所准备的邢亮还是很快就作出了反应。在安排好必要的力量继续围歼鬼子的阻击部队后,他命令各参战部队不要再多做纠缠,立即脱离战场对南逃的鬼子进行平行追击。
本来,由于嘉南平原上水田遍布、溪流众多,极大地影响了鬼子的行军速度,抗日联军昨日中午时分,就已经在急水溪附近追上了如丧家之犬般惶惶逃窜的第十三旅团。然而未成想,凶残的鬼子竟狗急跳墙,将前期战斗中受伤的1600余名伤兵留在了急水溪北岸,用以阻挡抗日联军的追击。而更令人感到头疼的是,这些鬼子伤兵在&ldo;为大日本帝国尽忠思想&rdo;的驱使下,竟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韧和顽强,将抗日联军的追击部队足足迟滞了一个时辰。
不过,鬼子虽然在逃窜过程中赢得了先机,但由于对嘉南平原的地理形势不甚熟悉,以及不断受到沿途台湾百姓、义军的袭击骚扰,他们还是在黄昏时分,再次被抗日联军撵了上来。眼见着天已经黑了下来,即使继续南逃,也难以摆脱支那军的追击,永山武四郎中将没奈何之下,只得率领着已经锐减到4000余人的一班残兵败将,名副其实地龟缩在了一个叫做&ldo;龟港&rdo;的小村子里。
鉴于经过一整天的行军战斗,战士们都已相当疲乏,且还有部队未能及时赶上来,邢亮并没有在当天晚上就对第十三旅团发动进攻。当然,这一宿也不会让鬼子好好休息,已被抗日联军运用得如火纯青的&ldo;疲敌&rdo;战术,再次令鬼子风声鹤唳、胆战心惊了整整一夜。
&ldo;总指挥,这些池塘水田虽算不上如何险要,但对进攻一方来说却也是极其不利。如果硬要在这种毫无遮挡且不便行动的地形下发动强攻,我们的损失可能会相当大。如今,鬼子随军携带的粮食和弹药都已经不多了,我们是不是再耗一耗他们,等小鬼子弹尽粮绝、军心涣散之际再发动总攻?&rdo;脸上充满了深深的忧色,王承斌心中犹豫再三,终还是忍不住向邢亮建议道。
见邢亮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王承斌再次说道:&ldo;总指挥,其实咱们最多只要再消耗鬼子一天,进攻时的阻力就会减少许多,形势应该不至于……&rdo;
微微摆了摆手,
邢亮拦住了王承斌的话头:&ldo;孝伯,我何尝不知道现在进攻有些划不来!然而,战场上可来不得任何侥幸,别说是一天,就是一个时辰、一柱香的功夫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争的结果。&rdo;
&ldo;您是担心嘉义坚守不到咱们消灭第七师团?嘉义城高墙厚,又有丘大人和新苗军镇守,怎么也不会连三天都守不住吧!&rdo;尽管明白邢亮说得对,但心有不甘的王承斌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