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云风含泪接过骨灰坛子抱在怀里,颤声道:“琴儿,想不到我们再次相见时,却是天人永隔,我……。”
李大不忍相看忙别开眼,平复一下心中的情绪后才道:“将军,请节哀顺便。”
“请坐。”易云风情绪缓过来点后对李大说道,同时自己也坐下但怀里仍然抱着坛子不肯放手。
他感觉李大有些无措便安抚道:“李大,我已经派人去翰林院通知梨儿了,一会儿便到,请稍坐片刻。”
“是。”李大十分拘谨的回复,从参军时便来到易家军当士兵,一路跟着老将军和少将军上出生入死做到统领,心中满怀对将军的敬畏之情。可现在将军像待朋友一样的待他反而不习惯,可又不能违背将军之意,所以只能忍着头皮硬挺着。
易云风早就看出李大的无措感,便善意的开玩笑道:“李大,你现在可是状元郎他爹,梨儿还被点进翰林学士院的,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你应该走路有风啊。”
李大听闻傻呵呵的笑道:“梨儿可为咱老李家争光啦,皇上诏书通报到厉府时,晋江县上的老百姓像炸了锅似的,我听闻还像在做梦一样不敢相信。”他只有在说到儿子时才会充满自信神采奕奕。
易云风看李大放开后便随李大聊了几句后,就见厅外李梨的身影。不一会儿李梨出现在大厅中问候道:“师傅,父亲。”
“梨儿,你可为晋江县、为厉府、为爹争光,为父死而无憾。”李大见儿子来到自己面前激动的落泪道。
“爹别太激动,身体要紧。”李梨忙安抚道。
“为父是高兴啊,李家世代种地,从未想到会出个读书人,如今还出了个状元郎,为父怎能不激动啊。”李大擦了擦眼泪,又道:“若你娘在世看到这一幕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爹,今日高兴,不提伤心事。”李梨瞥眼见易云风一脸伤心,忙转移话题问道:“爹,厉公子还好吧。”
“厉公子挺好的,他让我带封信给你。”李大说完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给儿子道。
李梨接过信放入袖口,便说道:“爹,孩儿怕是要在京城常住,您有何打算?”
李大不想给易将军和李梨添麻烦,想了想说道:“还是回去吧,我那儿住的挺好的。”
听闻李大的话,李梨和易云风均剑眉微皱,还没等李梨开口,易云风先说道:“李大,还是来京城住吧,这样一来梨儿与你也有个照应;二是好让他安心的为朝庭效力。”
“师傅说的是,孩儿正有此意。”李梨积极的配合着说道。
老实说李大也不想和儿子分开,但一想到自己是个大老粗对儿子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恐会给他带来麻烦,所以才会有此决定。现在听到将军和儿子都在劝自己,他不禁犹豫着说道:“可是我住哪儿呢?”
易云风听闻笑道:“这好办,来我府上吧,以前你在易家军里带兵打战,现在也该落叶归根回易府颐享天年了。”
“将军,小的不敢。”李大恐慌的推辞道,在他脑里阶级观念根深蒂固,即便儿子当了官,但他依然觉得自己是个下人,不能与主子平起平坐。
李梨觉着父亲住师傅这里是最好的安排,翰林学士院里大家都挨着住,父亲不便与自己同住,但看他那不敢的模样不禁与易云风对望了一眼,再次劝道:“爹,孩儿希望您能住在师傅这里,要是您不习惯被伺候着过,可以帮着师傅打扫庭院或是当个保镖。”
李大听闻笑了说道:“将军还需要保镖么,他武功盖世没人能奈何得了。”
易云风说道:“李大,住下吧,只要你喜欢,在府中做什么都行。”
李大也不是矫情的人,见他们多次劝说哪有再推辞之理,于是说道:“那就住下吧,扫扫庭院做做饭都行,不然还真不习惯。”
“这就对了嘛。”易云风听闻放下了心,便对他们又道:“你们父子俩很久没见面肯定有很多体己话要说,你们慢聊,我先回避。”
见易云风捧着骨灰坛离去,李大小声问道:“将军可知道你娘怎么去的吗?”
“爹这可不能说,师傅他不知道,且孩儿这一辈子都不想让他知道的,免得他伤心过度走火入魔。”李梨严肃的说道。
李大点点头,父子俩人聊了很久,晚间在师傅那里吃了顿饭又聊了会儿,李梨便同他们告别回到了翰林院中。此时已晚,王深等到他回来后便忍不住睡意回房睡下,李梨回到卧室点上烛灯,从袖中抽出厉棠给的书信看到:
李梨学士:
经官府通报,君荣升新晋状元,并点入翰林学士院,官级从六品上,吾听闻喜形与色,祝妆一朝踏上议政路,从此便为人上人。又因少年相伴友情深长,不免心升思念翘首遥望,盼能与君再同奏一曲,共勉。
厉棠敬上
看完李梨叹了口气把信放入桌上的屉格中,想了很久终于提笔回信,信中不免安慰了她几句,劝她以身体为重,等空闲时会回去探望,还告之李大不再回晋江县,直到深夜才搁笔,关上窗户躺上床榻想着自己对厉棠究竟是什么样的感情,觉着除去爱情外好像什么都有。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