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理今年三十有二,写过两篇短文以及一部长篇小说,反响还可以。
他向来觉得自己的文笔在年轻一代中算是佼佼者,当看到阮妙妙写的《悟空传》之后,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比他写的那篇长篇要好。
只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坦然接受这种落差,接受有人比自己强。
他家里的桌子上摆满了《民生报》,摘星辰的《悟空传》赫然摆在面前。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亲人,而是你的敌人。
齐理打的就是找出《悟空传》写的不好的地方并大肆在报纸上抨击的这个主意。
可是直到现在,他发现以自己的水平并不能发现其中的缺陷,从文笔到人物,再到情节,都是超脱以前普通人对小说的认知。
最后,他只能勉强找出一点不足──那就是主角的身份。
于是隔天另一家报社的报纸上就出现了一篇这样的文章。
“读《悟空传》──论主旨以猴子跟人相比……难道人还不如一只猴子懂得反抗?
作者不用人作为主角,是否觉得人类都是只知道服从的麻木奴隶,所以采用同为灵长类生物猴子作为主角?
但是我想说,我们人类并不是生来就是麻木的……难道是我们不懂得反抗吗……”
最近只要沾惹了《悟空传》,跟《悟空传》有关的言论都被赋予了高热度,就连报社看到这一类的文章都会选择优先审看。
齐理作为跳出来拆摘星辰台的先锋,受到的关注自然不会少。
世上有这么多人,虽然大部分都看出齐理写的这篇根本就是在强行扭曲文章主旨写的,就是犯了红眼病。
但奈何在他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人开始补充并延伸齐理的观点。
写的人多了,看到的人多了,自然会让人产生一种难道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悟空传》是一本贬低人类、神话猴子的小说的错觉。
作为主编的墨竹,自然在第一时间发现这场明显有组织、有预谋的“蹭热度”活动,但是毫无办法。
毕竟这个时期提倡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见。
虽然齐理这些人故意歪曲了阮妙妙写的主题,甚至夸大其词,贬低用意……但《民生化报》没有权力删去这些已经发表出来的文章。
就算成功了,也只会让人觉得是不是因为被说中了才恼羞成怒。
他将此事告诉了阮妙妙,但是阮妙妙却比他还要想的开。
“这有什么,他们若是想议论便议论吧,笔握在他们手中,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你就一点也不生气?”
墨竹有些纳闷的追问了一句。
阮妙妙慢悠悠的举起自己手中的茶杯浅浅喝了一口。
自从第一次见面是约在咖啡馆,后面的几次见面都是在茶馆里。
“一点也不生气倒也不至于,只不过我相信明眼人肯定更多,这么明显的贬低,只要长了脑子的人看了,都会察觉出来什么意思吧。”
这会儿之所以忽然冒出来这么多人附和,只是看不惯这段时间《悟空传》出的风头太盛罢了。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我觉得一部好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下去,是因为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