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学不到技术就自己研制疫苗
刘启和吴泽的论文被劝退以后,《中华医学杂志》杂志社的一个编辑特意到六院找到李平安,想让他就脊髓灰质炎和镜检病毒方法写两篇论文。
李平安答应了。
根据后世的经验,李平安详细的描述了脊髓灰质炎的传播方式以及易感染人群,同时还提出让相关部门尽快研制疫苗的建议。
至于镜检方面,李平安详细的描述了目前常见的几种细菌的镜检方法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用镜检观察、推测的方法。
对于李平安提出的这些成果,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并不怀疑甚至不是很吃惊,他们了解到除了医生的身份,李平安一直在实验室工作,从先前米国人留下来的实验室到现在的苏国人捐献的实验室,都是国内顶级的。
文章发表以后,京城各大医院都开始用李平安镜检的方法检测各种致病的细菌,并且开始测验流感病毒等一些常见病毒对细胞、组织的侵害。
同时。
郭嘉还选派了一批医生、学者到苏国学习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制造方法,希望能学会针对这种病毒的疫苗生产技术。
两篇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李平安受邀加入中华医学会。
刘启和吴泽这两个家伙知道以后心里非常的不甘心,他们算是为李平安做了嫁衣。
李平安可不知道卫生部生物研究所究竟在什么地方,他也没有多问,而是去了中科院的药物研究所。
活化的时候要求的温度较高,一般为二十五度左右,李平安将试管用棉袄裹着带到家里厨房,火池和地炉都开着,温度差不多到了二十多度。
这明显就是挑衅!
不过。
易中海心中畅快,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
在肠液中消化淀粉、蛋白质及脂肪,从而起到促进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在李林看来。
几句话说完。
屠宰场的工作人员自然是同意的,他们很是配合,还特地让徐海弄了一个刚宰杀的猪胰脏送给李平安。
以当时的条件,活苗是有一定风险的,致病的可能性很强,并不是特别的安全,苏国人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活苗的研究有限,研究人员只能待在苏国慢慢收集这方面的知识。
这个时代条件有限,要是再后世还能使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得到纯度更高的胰酶。
李平安是很清楚的。
医大那边的几个医学实验室也接到了卫生部微生物研究所要求协同研究胰酶制备技术的请求。
任何疾病都有治愈的可能。
国内发现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只有丹尼尔一例,还是从国外输入的,当然不可能花费太大的代价却引进这种病毒的疫苗。
他们已经知道药物研究所那边也在研究这个药方,对方已经得到了李平安的全力支持,药方是李平安提供的,他可能知道的东西比自己要多的多,还有刘御医一些中医、中药方面的专家加持,进展肯定比自己这边要快的多。
李林到四合院儿的时候易中海特意叫住他将六院妇产科给一大妈开的诊断证明拿给他看,还问这个证明准不准,一大妈是不是怀孕了。
细胞贴壁后迅速铺展并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并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数天后就铺满培养表面,并在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后停止增殖,随后进行放大传代培养,此时就需要使用细胞消化液对贴壁细胞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单个细胞并且不对其造成损伤,其中酶类细胞消化液主要成分为蛋白水解酶和缓冲保护溶液。
灭活疫苗即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
她心疼!
在她看来。
在后世。
时任卫生部生物研究所所长的汤飞凡提出要自力更生研究疫苗。
汤飞凡是国内第一代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专家,抗战时在米国的帮助下研制生产过青霉素、曾经为扑灭鼠疫做出过贡献,还是沙眼衣原体的发现者之一,被称为华夏疫苗之父。
他也是倾向于制造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