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
二弟要是赖在她们家不走,秦家人肯定会受到影响啊!
就是秦父、秦母也松了一口气。
秦淮河的事情他们是真的无能为力,女婿要是不肯帮忙,他们真的安排不了,就算是他们想让儿子在城里工作也不行。
秦淮河在公交车终点站下车,步行了好几里才回到秦家屯。
好在这段路程他熟的很,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回村以后发现一切跟一年前不太一样了。
秦家基本是荒废了。
就算是父母也离开很久了,长时间没人打理,别说院子里,就算是他原来住的房子都生灰尘了。
秦淮河可没心思去打扫,更没心思去开火做饭,这家伙直接去了二叔家混饭吃。
秦奋一家人的生活现在也不错了。
虽然没在合作社赚上多少工分,但是自家自留地打的粮食够吃了,再加上往城里送菜还能得一点儿外快,手里有钱了,家里的伙食标准也上来了,比合作社大锅饭要强上不少。
秦淮河到叔叔家的时候发现婶子居然在熬鱼汤。
公私合营以后村口的池塘就收归公有了。
里面的鱼也好,鸭子也好都归了合作社。
除了过年过节给大家分一点儿,其他时间的收获就归合作社所有。
水产甚至是鸭蛋都是要往外卖的。
秦奋一家人就负责这件事情。
所以。
虽然他们家的人不经常下地干活儿,多少也是能赚一点儿工分的。
有时候还能吃点儿鱼、鸭子这类的。
反正是合作社论斤卖给他,秦奋是自己吃、送人还是拉到城里去贩卖人家就不管了。
秦奋和侄子说了秦家屯一年来发生的事情,也说了自己家的情况。
秦父、秦母被李平安安排进惠仁堂工作以后他就暂时种着秦淮茹家的自留地。
现在秦淮河回来了,秦奋自然是要将自留地还给他的。
当然。
秦家人户口都迁走以后几个人就都没自留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的。
没多久秦淮河嫂子就将鱼汤熬好了,吃的还是白面馒头。
吃饭的时候秦奋就和侄子商量着让他到合作社赚工分去。
秦淮江夫妻两个在城里工作的好好的,估计人家不会回来了,秦家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秦淮河的。
秦淮河却是看不上父母留下来的这点儿东西,更不想留在家里到合作社老老实实的赚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