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氏也是个聪明人,怎会不明白婆母娘话里话外的意思。回去跟弘时委婉地说了。弘时虽然明白母后希望他以仁德示人,却不太能把握母后的态度,究竟是偏向他,还是偏向四弟。至于九弟和十弟,一个是年妃所出,一个憨憨傻傻,又都是擦鼻涕玩木马的年纪,弘时并不放在心上。
趁着拜访老师的机会,弘时便向恩师王懋竑询问,&ldo;昔日曹丕之母卞后,长子要杀次子而不救,为何?&ldo;
王懋竑捋须而叹:&ldo;为国家耳。非为不救,实为救之。&rdo;
弘时没听明白,第二日,便去问岳父。席尔达已经荣养在家,无有子嗣,只有董鄂氏一女,对弘时可谓视如己出。听半子详述皇后之话,沉默良久,便问:&ldo;依三爷看,皇后是什么样的人?&rdo;
弘时想了想,&ldo;母亲常说,如今的皇后,与在潜邸时有些不同。是个没有心机的人。也没有坏心眼儿,叫我和福晋多亲近亲近。&rdo;
席尔达颔首,&ldo;三爷别人不信,生母的话,大可相信。当今皇后,确实是位贤德的皇后。要是老夫的女儿有她一半仁德,日后,老夫也能含笑九泉了!&rdo;
弘时听了,忙问:&ldo;岳父,可是有什么事吗?&rdo;
席尔达摇头,&ldo;三爷,记住,如今不比当日,风云又要起来了。您一定要谨守本分,恪尽职守,切不可轻举妄动。皇后能护住你一次两次,未必能护住你三次四次。&rdo;
弘时虽然没从岳父那里探听到什么有用消息,但还是多少听进去,连着几个月,出门办公,关门睡觉,不见外客。果然有效果,刚过雍正七年春节,董鄂氏,就又怀上了。
弘时搂着董鄂氏那个美,&ldo;好福晋啊,你别说,母后说的就在理,嫡子就是比庶子强。同样是孙子,看咱们的永琛,在皇阿玛那里,多有脸面。叫声&lso;玛法&rso;,都有一大堆赏赐。看弘历的儿子永璜,抱都没抱过。这回你在辛苦一下,再给爷添个儿子,气死弘历那小子!&rdo;
董鄂氏温婉一笑,&ldo;爷,瞧您说的。这生儿生女,也不是我说了算啊。我看啊,您还是听我阿玛的话,安生办差才是。要是您这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咱们呢!&rdo;
弘时立刻点头,&ldo;那是,还是福晋说的有理!哎哟,我的儿子唷,你可要给阿玛早点儿争口气哟!&rdo;
富察小月得了嫂子又有喜的信儿,淡淡一笑,不予理会。后院还没干净,没空跟别人置气。小丫鬟凑上来问:&ldo;主子,高氏那边,咱怎么办?&rdo;
小月挑眉,&ldo;不动,自然有人替咱们出手。就是没有,谅她也亚不过我。&rdo;
小丫鬟苦恼,&ldo;可是,也不能叫个侍妾养着啊!&rdo;
小月摇头,平淡无波地说,&ldo;关咱们什么事。二姑娘的好日子定在今年三月,你去看看,有什么好东西,挑出来,咱们做贺礼。&rdo;小丫鬟答应,挑帘子出去办事不提。
果然,没过两天,就有人出手了。先是熹妃,要自己养孙子,毕竟是弘历的第一个儿子,由祖母养着,将来身份也尊贵些。更何况,她历经宅斗、宫斗,明白哪些是陷阱,有她看着,更安全些。再是乌雅氏太后,连着跟皇后提了几次,说一个侍妾养着孩子,不合规矩。
衲敏看着太后,微笑着不言语。其实她很想问:&ldo;当初雍正四爷被抱走的时候,您也是这么想的吗?&rdo;
乌雅氏太后说了半天,不见衲敏有什么动静,暗想自己是不是管太多了。前几年,几次被大儿子挤兑,乌雅氏太后也逐渐明白皇帝只是把她当生母一般尊敬,并不希望她真正做个呼风唤雨的皇太后,从而插手宫中事务。遂换了语气,&ldo;哀家也知道,皇后忙,顾不得孙子辈的事,也是有的。只是,皇后,无论如何,你也要多管管。总不能任由孩子们胡闹吧?&rdo;
衲敏笑着摇头,&ldo;当年孝端文皇后,并未插手过顺治爷的后宫,不也照样留下贤名了吗?&rdo;
乌雅氏太后看着儿媳一张脸,依然笑意盈盈。心中却不由感到恐慌,&ldo;皇后?&rdo;
衲敏淡笑,&ldo;儿孙自有儿孙福。媳妇不管,是因为孩子们迟早要学着自己处理家务。更何况,熹妃已经跟媳妇说过,想亲自抚养永璜。媳妇今日来,就是想跟皇额娘说说这事的。&rdo;
乌雅氏太后放下心来,&ldo;原来皇后心中早有谱了。熹妃?她身边不是已经有两个皇子了吗?怎么又想抚养皇孙了?&rdo;顿了顿,&ldo;罢了。叫裕嫔和谦嫔好好的把小十一、小十二接回去。熹妃既然想做个好祖母,就叫她辛苦一回,抚养永璜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