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觉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
回到九十五号院。
朱林随便吃了几口饭,便回到了书房。
他抬起笔,在空白纸上郑重写下了几个大字。
“临时治安管理条例……”
……
花开两朵。
各表一支。
朱林忙着自己的事,青龙园原上建设青龙城的工匠们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郁闷争议中。
某户工匠房舍。
几个穿着短衣身体健壮的男子结伴而归。
其中一个身材高大头上留着短发的年轻工匠,将肩膀上的包往桌上一扔,一屁股坐了下来。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他不满的嘟囔道。
其他几人互相看了看,苦笑一声,坐了下来。
“润东。”一个年长的工匠抬抬手,安抚他道。“放宽心!你也不要有太多怨言,共同跟我们说得明白,是因为朝廷需要,必须得赶工期,才将施工任务增加了些,虽说担子重了不少,但我等勉强也能做到的。”
“对啊!”
“润东,我知你性子直,办事讲章程,但有些话你没必要和工头去顶嘴!不然,工头使绊子,给我们搞多些活,也不得不做呀。”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劝说着这位叫做润东的年轻人。
谭润东。
陕西人。
木匠。
两三个月前。
榆林县衙贴出告示,应天府招聘技艺高超的工匠,钱多活少,各种待遇更让人心动。
甚至。
告示上还说,表现优秀,就可在应天府定居!
只是。
谭润东身处陕西偏远之地榆林,距应天遥远。
虽说各种条件都非常不错,但真正鼓起勇气,能不远千里到应天的,却是没几个。
于是。
光棍汉一条的谭润东和几个相熟又有些想法的工匠结伴,在过年前抵达了应天府。
此时。
已是他们在这工作的第三个月。
不得不说。
朱小郎君所做,皆如当初招聘上所说,这里任务不算重,说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没有任何压榨,还管吃管住,薪水也不少,简直是工匠干活的天堂!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