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马家军调查在线 > 第142章(第1页)

第142章(第1页)

与会人员中的长者赵骜(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讲起话来语调不高,但热情洋溢。他拿着一份事先起草的详细发言提纲,对作品发表了中肯的意见。他说:我是在去年最热的时候读这部作品的,当时很投入,竟忘了热,所以记忆犹新。

好久没看到这样厚重、令人深思、让人坐不住的作品了。我曾对人说,这部作品如能出版,必将雅俗共赏,它最大的优点是与生活很贴近,实实在在地将生活原貌展示出来。这是作者在改革大潮中,对现实社会投入、关注并深刻思考的结果。这部作品写的是马家军,实际上写出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为当代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组生动的群像。赵瑜做了一件很有意义、值得赞扬的事情。《马家军调查》引人注目的是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赵骜谈到此,将话题引开去,他强调作家要肯于思考。近些年的作品读后老觉得不过瘾,不满足,就是文章中的思想性减弱了。

作家也应当是思想家,尤其在中国,太缺少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了。当然,文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但&ot;休闲服&ot;不要太多,&ot;文学快餐&ot;少一些好。我们的时代需要黄钟大吕式的作品来振奋读者。赵骜语重心长地说,作家在时代面前,要稳,要沉得住气,不要浮躁。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做到冷静、客观,与作者多年来对生活的深入调查、深入思考及平和的心态分不开。赵骜还举了文章中的许多事例,说明作者在处理原始材料方面的审慎和精心。他希望作家要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既要爱人物的优点,也要宽容人物的缺点,同时要有勇气面对人物的灰色面,这样才能创作出真实记录我们社会进程的历史画卷。最后,赵骜也表达了对这部作品发表后前景的忧虑。他希望公众不要在新事物面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将婴儿连同污水一起泼出去。他不希望这部作品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雷达(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风尘仆仆地赶来,刚一落座,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他对《马家军调查》的感受。他也是这部作品的最初读者之一。他首先非常高兴《中国作家》敢于推出这部作品,他说:这部作品很早到他手上,作者希望能在北京早日出版。为此他也曾将该稿转给几家编辑部和出版社,但终被以含糊的理由婉拒。他曾感到奇怪,这样一部好作品难以面世,是他不懂文坛了还是文坛不懂作品了。当然,他也预感到发表后可能会引起争议。但现在沉闷的文坛,正需要这样引人关注的作品。雷达显然对主人公马俊仁非常感兴趣。他认为作品中的马俊仁是个惊天动地、创造奇迹的民间色彩浓重的传奇人物。通过对他包括对王军霞、曲云霞等一系列运动员和家长们的描写,可以对我们民族的灵魂、精神进行分析。雷达特别提到&ot;马俊仁现象&ot;,并将其提高到中国文化现象这一高度上来。这时刘茵插话说:它与80年代末期的一批企图重塑中国文化的作品有相连之处。雷达盛赞了作者的写作态度,他提到作者为创作这部作品,深入到第一线,并且是自费采访。

他认为作品写得很扎实,超越了体育题材本身。这种带有文化思考;宏观的、理性色彩很浓的作品,赵瑜是坚持者和成功者。

赵瑜自始至终认真倾听了大家的发言,他感谢大家多年来对自己的帮助,尤其是数年来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他说:我最初并未想到它能在《中国作家》全文发表,只以为是节选。这部作品我已完成经年。我并不怕放置。正是这种放置,才使我有机会慢慢地思考,慢慢地改。我多年来对体育更投入一些。报告文学如果只是浅层次地写,题材写来写去很容易写完,有必要深入开采,写出题材之外的东西,人本的东西。而人这个文学的永恒题材,永远写不完。作家的眼光如果仅仅放在社会学上,不可能超越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应关注人学。这是我们作家的优势,我以为这样可以给当今报告文学的颓势注入新鲜血液。这些年的创作体验,使我越来越将眼光放在生活本身。这部作品中,我试图找寻马家军与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深厚联系。

中国刚刚告别文革迎来20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产生马家军现象,我想它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与今天这个奇异的历史段落,都有对应及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评论半天我的作品,我以为我的欠缺是在创作中不善于提炼;再有是语言的运用,也不够精当。

日色已暮,不觉中数小时悄然流逝。杨匡满对这次座谈会热烈的气氛非常满意,他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问题报告文学,也许做为一种创作潮流已不存在,但大家都坚信,在今后的文化生活中,报告文学仍将发挥出直面社会现实、引人关注、引人思考的作用。

(方文根据录音整理)

赵瑜答辩实录

1998年5月20日晚10时,记者赶往梅地亚宾馆,采访著名作家赵瑜,采访至次日凌晨1时30分结束。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记者:我不是体育记者,更无缘直接采访马俊仁。只在电视里看到过老马口无遮拦的张狂模样。

拜读了您的大作,马俊仁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是彻底毁了。您说自己是马俊仁的好朋友,您说&ldo;估计老马不会起诉&rdo;,您对此是否有充分把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