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看到坤宁宫的残缺兽吻,心里起了主意,这主意一定要与太后相商才行。派谁去呢?司礼监宦官韦彬倒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韦彬与江彬关系密切,又是姻亲,弄不好会暴露。杨廷和知道,江彬与宫内许多官宦的关系复杂,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向江彬邀功请赏。但只要说话时注意,他们是不可能识破其中奥秘的。
原来,杨廷和是在谋划怎么逮捕江彬。这几天,他与大学士蒋冕、毛纪和司礼监宦官张永密谋,决定以皇太后密旨的名誉捕获这个祸害朝廷的奸臣。但采取什么方法,如何逮捕,却成了大难题。江彬身材高大,勇猛无比,又是四镇边兵驻京的总兵提督,虽然已下诏遣返边军,但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啊,所以杨廷和总是提醒自己说话办事皆要慎之又慎。
这天,司礼监宦官韦彬来到内阁请求道:&ldo;首辅大人,您抽一点时间给大行皇帝题写铭旗吧。&rdo;
杨廷和一看是韦彬,毫不推辞,一语应承。临到写字的那天,杨廷和不经意地说:&ldo;依老臣看,坤宁宫的兽吻应该修理啦,不然,新皇后入宫住到哪儿呢?&rdo;
&ldo;首辅说的极是,我正准备禀报皇太后办这件事哩。&rdo;
&ldo;这么说我俩想到一块儿了。我看这事不能迟疑,你抓紧时间禀报太后,最好这两天动工。你说行吗?&rdo;杨廷和不动声色地说。
&ldo;这还不容易,我这就去跟太后说。首辅大人放心,就是明天动工也来得及。&rdo;韦彬毫不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也不忘在首辅面前表现自己。
&ldo;好,就按你说的办。如果皇太后同意的话,你就通知我一声。&rdo;杨廷和不断地激将韦彬,使他顷刻间感觉到了杨首辅的可爱,并不像江彬说的是个朽木僵尸。
皇宫的建筑开工有严格的规定,不管大小建筑或是修修补补,皆视为重大事情,在动工之前,都要举行祭典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选也有严格规定,必须由工部尚书和一位德高权重的武官在动土之前亲自祭祀。被选中的大臣,意味着获得了一种崇高的荣誉,自然感到万分高兴,往往推掉一切事务和应酬,也要按时参加。经禀报皇太后,祭祀大臣决定由工部尚书李遂和边军总兵提督江彬担任。
江彬接到懿旨后,心里暗暗高兴。他知道一般的臣僚是担当不起祭祀重任的,这又一次说明皇太后对他的器重,也说明杨廷和确实愿意与他尽弃前嫌,合作共事。许泰的话不假。
谁知团练营提督李琮听说后,极力阻止江彬参加,并毫不掩饰地说:&ldo;现在内廷阴森可怖,只见刀光剑影,并无协商共存。提督要三思而行,不要功亏一篑,遗恨终身啊!&rdo;
江彬却平静道:&ldo;你看见什么刀光剑影了?整天紧张兮兮的。我看这几天宫里平静得很,杨廷和并没有什么大举措。告诉你吧,朝廷里所有派别都在伸着头巴望,等着新帝的到来。你要知道,谁得到皇帝,谁就得到天下。武宗在的时候是这样,武宗不在的时候还是这样。&rdo;
&ldo;提督,你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这次的祭祀仪式就是杨首辅最大的举措。&rdo;
------------
章二江彬逼宫严嵩解梦(5)
------------
&ldo;是吗?我倒要看看他杨廷和究竟有多大的举措。你去给我挑选三十精兵,到时我带上。&rdo;在李琮的苦苦劝说下,江彬才让了一步。
&ldo;这不行。现在是起事的时候了,你还泰然自若,自信无事,真是急煞我也。&rdo;李琮绝望地叫道。
&ldo;兄弟,记住,你再乱说,破坏大计,我将亲手处死……&rdo;哪知江彬还没说完,李琮大喝一声&ldo;不用了&rdo;,随即抽出宝剑照着自己的喉咙就是一抹,一颗人头直滚至江彬的脚下。江彬气愤异常,毫不惊惧,顺势一脚将李琮的头颅踢出门外……
过了一天,就是坤宁宫维修兽吻开工的日子。这一天春光明媚,微风徐徐。江彬带着众卫士,骑马佩剑,威风凛凛地进入皇城。得意之中,他竟然忘记朝廷的既有规定:所有进入皇宫的武将,必须换上吉服,而且卫士不准入内,要留在宫门之外。江彬也不得越雷池一步。
上午辰时,参加开工的大臣宦官、皇亲国戚以及各种工匠汇集到坤宁宫前,举行神圣的祭神典礼。只见祭坛上放着牛首猪头等各种祭物,参加的人们庄严肃穆地望着它们。礼炮过后,由工部尚书李遂、四镇边军总兵提督江彬并肩走向祭坛,双双跪匍于地,叩首祈求天神保佑!江彬神情肃穆,但在心里祈求天神的却是另一种意思,而绝不是为了坤宁宫!
祭典完毕,江彬并没有察觉异样,在心里直喊李琮死得冤枉。原来,首辅杨廷和、大学士蒋冕等一班大臣都对他江彬礼而待之,有什么好防备的?想到此,便为自己的疑心太重感到愧疚,对李琮的死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好后悔的了,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江彬正在想时,司礼监宦官韦彬、张永走过来说道:&ldo;江提督难得进宫一次,中午留下来吃顿便饭吧。&rdo;
江彬与韦彬的姻亲关系,众人皆知,韦彬留他吃饭,江彬哪能多想,满口答应下来。又想到宫里风平浪静,那么多卫兵留在外面怕别人生疑。况且自己生来就是武将出生,生来死去,经历无数风浪,如今这个小小的祭典仪式,却带那么多卫兵,不让人耻笑?想到这儿,江彬叫韦彬代为通知留在宫外的卫兵,令他们撤离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