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妃哪里肯听严嵩的话?她以为皇后死了,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理所当然的就是皇后,所以根本不把严嵩放在眼里,依然要去找陶仲文。
严嵩大喝一声道:&ldo;你再胡闹,小心露了馅,知道吗?你是以仙女的身份到皇帝身边的,如果还像那几位皇后一样,吃醋、任性、小心眼儿,迟早你是要吃亏的。去吧,老夫再也不管你了。&rdo;
瑜妃听后再也不犟了,而是泪流满面地说:&ldo;皇上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我呀,怎么会变得那么快呢?几天几夜不回宫,也不告诉我一声。&rdo;说着说着竟哭出声来。
严嵩以过来人的经验引导她说:&ldo;你要想永远得到皇帝的宠爱,就要忍耐一切,不能争风吃醋,自私自利,皇上是最瞧不起这种女人的。你想想啊,整个大明江山都是皇帝的,莫说你一个小女人了。回去吧,回去吧,有消息,老夫会告诉你的。&rdo;
瑜妃叶玉娘身上仅有的傲气被严嵩打压得一点也没有了,只得蔫蔫地回到自己的宜春宫。
嘉靖皇帝在&ldo;豹房&rdo;里一连淫乐几天,一丝风声也没向瑜妃透露,直将那瘦弱的身体消耗得精疲力竭,萎靡不振,走起路来歪歪扭扭,开口说话气喘吁吁。望着那么多美女却无法消受,他的心里不知有多难受。这时,他又想到了瑜妃,只有她,她的&ldo;性红丹&rdo;,才能保证朕有旺盛的情欲。他抽空回到永寿宫,一看宫内空荡荡的,不见瑜妃的影子,立即令人传瑜妃回宫。
瑜妃听说皇帝回来,一脸的愁容立刻烟消云散。她带着刚刚炼成的几粒&ldo;性红丹&rdo;,高高兴兴地去会见皇帝。
皇帝一看见瑜妃,问道:&ldo;丹药炼成了吗?&rdo;
瑜妃兴奋地说:&ldo;皇上,算你有福气,这次臣妾又炼了几粒,一定要过细地用啊!&rdo;她顺手摸出一粒递了过去,一双媚眼羞涩地看着皇帝说:&ldo;皇上,你今天就吃这一粒吧。&rdo;
嘉靖皇帝接过丹丸,赶紧装入自己的衣袋里,却毫无吃的意思。瑜妃感到奇怪,说道:&ldo;皇上如果不吃,给臣妾保管起来,乱装在口袋里,会把它揉碎的。&rdo;
正在他俩热烈讨论丹丸时,王嫔妃哭哭啼啼地寻到西苑,一看见皇帝就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地说:&ldo;皇上啊,怎么办呀?载壑……载壑……他快不行了……&rdo;
嘉靖皇帝一听,震惊不已,走到王嫔妃面前道:&ldo;你说皇太子他……他怎么了?&rdo;
王嫔妃禁不住号啕大哭道:&ldo;太子他……他……&rdo;还没说完,便昏了过去。
嘉靖皇帝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吩咐太医前去东宫为太子诊病。但这时已经晚了,皇太子朱载壑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三月十九日病故,年仅十四岁。
在这之前,嘉靖皇帝以为太子已经步入少年,应该让他&ldo;渐举储仪&rdo;了,就与辅臣议定在这年春上进行此事。为了使储仪典礼顺利举行,严嵩和宫中内官一起,教授皇太子演练帝王礼仪。三月十五日,皇太子朱载壑头戴巍峨的冠顶,身穿合体的小龙袍,坐在保和殿的龙椅上,隆重举行加冕典礼。虽然皇帝没有亲自出席,但文武百官看到皇太子渐渐成年,心里踏实了许多。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加冕仅仅过了两天,就从东宫传来太子病重的消息。那时,嘉靖皇帝正在&ldo;豹房&rdo;里行乐,人们无法找到他的踪影。内官立即传太医给太子诊治,但毫无效果。
失去皇太子,嘉靖皇帝悲伤不已。他一改不入内宫的惯例,为太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谥号&ldo;庄敬&rdo;。皇帝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将已故皇太子的生母王嫔妃打入冷宫。
皇太子载壑逝去,嘉靖皇帝还有两个皇子健在,即三皇子裕王载垕和四皇子景王载圳。他们出生在同一年,相差仅一个月时间,按照《皇明祖训》立的规矩,如果再立太子,顺理成章地轮到裕王载垕,朝廷里会看风向的大臣已开始发展与裕王的关系。严嵩带着儿子严世蕃利用机会拜见了裕王载垕的生母康妃杜雅娘,又让严世蕃有意发展同景王的关系,为将来打好基础。更多的人则向皇帝上奏,请求及时立裕王为皇太子。嘉靖皇帝对这些奏疏一概置之不理,仍然躲在西苑里与陶仲文研讨神道。
陶仲文是最不同意立太子的。早在立载壑为太子时,他就曾劝告皇帝不立为好,并提出&ldo;二龙不相见&rdo;之说,也就是说现在的皇帝是真龙天子,一立太子,便有两个天子。大龙与小龙同时看着一个江山,哪能一山容二虎?但在众大臣的一再请求下,皇帝还是立载壑为太子,谁知果然大龙克死小龙。
这一次,面对众臣的请求,嘉靖皇帝又与陶仲文讨论此事。陶仲文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劝告皇帝慎重对待立嗣之事。他说皇子本来就是皇位的继承人,却偏要提前让小龙窥视龙位,这与天道是不相容的。
嘉靖皇帝一听说立皇太子与天道相背,越发坚定了不立太子的决心。为了不至发生二龙相见的事,他又听从陶真人的话,一年中很少与皇子们相见,几个儿子一看见父皇都吓得傻愣愣的不敢说话。
嘉靖皇帝的内心,大臣们哪里知晓?看着一天天长大的皇子,已经到行冠礼的年龄,还无名无分,大臣们着急呀!这一天,礼部尚书徐阶估计皇上应该想通了,便代表大多数臣僚的心声,再次向皇帝上奏,请求册立三皇子裕王载垕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