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说了再见》最快更新[630kan。cc]
开学前,分班信息发到了大家的手机上。
江语被分到了七班,池嘉笙和许之然被分到了五班,吴山与一人在二班。
时间包容万象,似乎也在用她不可言说的神秘力量,帮我们卸下负担,悄悄暗示一些结局。
小团体里的其他人也和他们渐渐断了联系,不过总会在一些节日和生日收到来自相互之间的祝福,季子禾总是第一个,也许只有节假日才能休息吧。
高中开学的第一天,江语来到高一七班的门口,手指划着女生那一列名单,直到确认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那张纸上。
习惯性坐在靠窗的位置,江语卸下书包,整理文具用品。
“江语?”
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江语停下手中的收拾,顺着声音的方向四顾。
“陈义晨!”江语惊喜地看着眼前的老熟人。
“我都没看到你的名字!咱俩居然分到一个班了!”
俩人激动地抱在一起。
“我名字就在你后面几个,进来我就在找你了!”
江语直接拉开身后的板凳,陈义晨就这么坐下了。
说起两人的相识,陈义晨也算江语的救命恩人。
————————分割线
初一的时候,江语第一次坐校车回家,去江湾半岛和江湾小区这两趟校车,一个去城南,一个开往城北。
刚到宜市不久的江语,只听到江湾两个字,便匆匆上车了。
一路上的风景,甚是陌生,校车穿桥过洞,跟爸妈送她上学那天的路完全不同。但估计就算是正确的校车路线,她也不一定认得。
校车一路开到停车点,提上行李箱下车的江语,看着周遭明显不同风格的房屋建筑,手足无措,四顾茫然。自己明明住在川流不息、鳞次栉比的闹市区,此处大路宽敞、树木高耸,像是老城的街巷。
偏偏手机上交时忘了关机,电量耗尽,领队老师随着校车走了,同学们下车后也三两成群结伴而行。
无奈之下,江语走到附近的商铺问路,老板地道的方言,噼里啪啦一通解释,只是从江语的左耳朵溜到右耳朵,她窘迫地站在原地干着急。
“同学,你是要去江湾半岛吗?”
行李箱拖拽的声音落下,一个齐肩短发的女生出现在江语的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是的!”
江语好似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那一路走在她的旁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心和可靠,像一只掉队淋湿了的落汤鸡,头顶突然出现一把雨伞,撑伞的人牵着你,绕过崎岖小巷,递上一张纸巾,擦干前额的雨水,一路关心安慰,拨云见日,到达彼岸。
“对了,我外婆家也住在江湾半岛,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回去,但我今天要在这边吃饭再回去。你在这里坐13路公交车,到‘万达广场’站,下车后沿着大路走,就能看见江湾半岛的大门了。”
明明是与自己相反的方向,陈义晨硬是把江语送到了公交站。
“非常感谢你,同学,但是,非常抱歉就是,我的手机没电了,也还没有办公交卡,你可不可以借我点零钱?我下周上学的时候还给你!”江语面露难色,指着黑屏的手机。
“哎呀,别客气,用我的公交卡。”女生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公交卡,递给江语。
“陈,义,晨。”江语接过女生的公交卡,记下来她的名字。
“对了,我叫江语,江河湖海的‘□□言乱语的‘语’。坐公交的钱我下周还给你,非常感谢!”江语补充道。
“说什么还钱,以后就是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的战友啦。”陈义晨抬手一挥,笑容灿烂地宽慰江语。
“对了,你手机不是没电了,用我的给你妈妈打个电话吧,从这里回去得一个多小时,别让她担心。”陈义晨把显示着拨号页面的手机递给江语。
江语这一路慌里慌张跟渡劫一样,好不容易回到正轨,完全忘记了这一茬,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后,江语和陈义晨告别。
那天回到家,江语扑倒在妈妈怀里,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一下午的漂泊经历,就是用声泪俱下来形容也不足为过,但其实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和妈妈撒撒娇罢了。
陈韵秋欣赏着女儿的表演,期间不忘叮嘱她以后要注意的各种小事儿,尤其是要好好谢谢陈义晨同学。从那次开始,江语的书包里,多了一个可爱的零钱包,是陈韵秋放进去的。
周末下午上学临走前,陈韵秋又叮嘱了她好几遍,又把提前做好的一大袋子家乡小吃,递给江语,叫她不准偷吃,务必原封不动地交到陈同学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