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帝王心术
南京紫禁城。
大本堂是专供“东宫亲王读书阅文”之地,当年的太祖洪武皇帝曾经亲自在这里知道朱允炆读书,大本堂门楣上的匾额,还有供奉在内堂的“劝学文”全都是出自大明太祖朱元璋的亲笔。
有资格在这里读书的,至不济也得是个亲王。
有资格在这里教书的,必然就是民间说的太子师,虽说不一定挂着学士的头衔,最次也得是个侍讲教授。
现在的顾炎武挂的头衔和当年的李吴山完全相同——侍讲教授,也就是副科老师。
顾炎武这个人,学识渊博自然是没得说,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宗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杂而不纯”,所以始终没有成为更高一级的侍讲学士。但此人治学严谨,眼界开阔,深得翁皇后的器重,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敢上手打人的老师。
老师打学生,本就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很多学生都被私塾的老先生们打的手心肿胀,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但这个学生若是身份太高,那就另当别论了。
自己的学生注定是要成为大明天子的,是未来统领九州万方的君主,自然也就没有人敢打了。但顾炎武却绝对是一个例外。
哪怕是当着翁皇后的面儿,他都敢举起戒尺,这绝不仅仅只是做做样子,而是真打,往往把朱长生打的“鬼哭狼嚎”……
虽然每一次儿子挨打的时候,翁皇后都很心疼,恨不得以身代之,但她却知道这是在传授自己的儿子真本事,就算是打得再狠一些也必须得忍着。
正是因为严厉的教学作风,顾炎武博得了一个“铁面教授”的“美誉”。
板着个脸的顾炎武正襟危坐,似乎没有看到在一边旁听的翁皇后,用很严肃的口吻问道:“何谓王道?”
“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所谓王道也。”
这是《孟子》中的经典之篇,说的就是君王治理国家的几个主要宗旨,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些内容,朱长生早已背的滚瓜烂熟。
众所周知,亚圣孟子最推崇就的是“仁爱”“有道”等等这些儒家理念,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传唱千年之久,早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了。
让老百姓得到温饱,不受饥饿和寒冷的威胁,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一辈子,到死的时候感到知足,这就是孟子他老人家说的王道的基础。
“如何方能不饥不寒?”
面对这个问题,朱长生顿时哑口无言。
让老百姓感受到温饱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如何才能使得老百姓不饥不寒,那就真的不知道了。
谁也没有教过他具体应该怎么做。
和那些夸夸其谈的老夫子不同,顾炎武最反对华而不实的锦绣文字,而是更加注重现实。就算是能写出花团锦簇的文章,也不如真正的办些实事。这个淳朴的治学理念,更加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而不是空口大话。
南塘李后主就能做出流传千古的诗篇,但那有个屁用啊,其历史功绩远远无法和“粗鄙”的太祖洪武皇帝相提并论。
顾炎武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雄主,而不是一个诗人。
“农为国家之基”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具有天然的政治正确,历朝历代都无比重视农业,但顾炎武的眼光显然要更加开阔一些。在解释了农业的重要性之后,又专门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无农则不稳,无工则不强,无商则不富。”
在大明朝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正式把工、商提高到了和农业平行的高度上……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到了。
顾炎武起身给皇帝见礼,而朱长生的态度则更加恭敬。
皇帝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刚才的课程。
“……以农为本,工商百业并绝,方为经世济民之道……”顾炎武把最原始最粗浅的“经济学”概念带到了课堂上,但他所讲述的经技学观点,依旧带着浓重的封建主义色彩,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持君主统治,是出于社会平稳的考虑,而不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
从这一点上来看,顾炎武的经济学还没有触及到根本,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已经算是比较进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