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始作俑者
“殿下不可!”听闻李吴山要进行实战演练的消息之后,大旗军监军高起潜表现出了和他年龄绝不相符的急躁态度:“万万不可呀!”
高起潜是崇祯朝的老臣,曾经参加过两次北京保卫战和一次南京保卫战,当年曾经第一个对复隆皇帝表示出了支持,是复隆皇帝的心腹之人。
当年的那个铁血宦官早已不复往日的风采,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刀刻一般的痕迹。
高起潜已经老了,老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但他依然是大旗军的监军,是名义上仅次于李吴山的二把手。
他的职责就是代表朝廷监督大旗军,他的使命就是保持大旗军和大明王朝之间顺畅的沟通交流,但这仅仅只是限于大旗军罢了,却不包括那些军校生。
军校生根本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队,而是李吴山的私兵,不接受任何人的辖制。
“若是实兵操训,李帅必然会选在淮扬一带,甚至会沿江列阵……”
所谓的实兵演练,根本就是为了给长平公主撑腰,是为了展示武力恫吓江南,这一层意思不用明说大家都心中雪亮。
“江南之事,应局限于江南,万不可让李帅卷入其中。”高起潜说的非常恳切,甚至是一种苦苦哀求的态度:“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个先例不能开!”
李吴山用武力威胁江南,虽然这是长平公主的授意,但这样做的影响太坏了。
这种事情,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若是李吴山反复使用武力威胁,后果极其严重,很有可能会打破南北平衡的局面,撕开大明朝名义上的统一。
长平公主不是不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在最后关头踩了一脚刹车,没有当初同意李吴山的建议。
若是没有李吴山的支持,长平公主肯定会被太后一脚踢出去,以太后的操切手法和江南的官僚作风,以后的大明朝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很难说。
如果没有长平公主始终使用圆滑老练的政治手腕维持着这个脆弱而又微妙的平衡,南北撕裂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可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承担沉重的历史责任。
这个先例一开,恐怕以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南北开战绝非空穴来风。
江南和北方若是打起来,大明朝就真的没有了。
“我会仔细考虑高监军的意见,但太后……太后那边却只知政争,丝毫没有为大局着想的念头,这是在逼我。说不得也只好不得已而为之了……”
“万万不可呀,万万不可!”
“高监军是在担心李帅趁机竖起清君侧的旗号打过长江去?”长平公主苦笑道:“应该不至于吧?就算李帅真的有了这个念头,现在的我终究代表着天子,还能用大义的名分压他一下。若是太后掌权……清君侧不过是迟早之事罢了……”
对大明王朝而言,翁太后始终一个隐患,迟早会引爆。与其等到李吴山竖起清君侧旗号的那一刻,还不如主动引爆这个雷。至少,现在的长平公主还能用一个空洞的名义对李吴山形成道德压制。
而且,长平公主深信李吴山和他的利益一致,那就是他们两个都不需要出现南北割裂的局面,都在极力维持着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不,我一点儿都不担心李帅,这么多年以来,我甚至李帅的为人,就算他要做点什么,也会堂堂正正的去做,不屑于使用此等下作手段。”
“既然李帅没有这个意思,那高监军还在担心什么?”
“我担心他手下的那些学生啊!”
虽然长平公主已经在今天白天的阅兵仪式当中亲眼目睹了学生兵的雄壮姿态,但是对于这些学生的思想状态却一无所知。
长平公主对于这些军校生的认识,基本上来自于永王和陈茂这两个人。
即便是永王和陈茂对于李吴山的思想有着极大认同,但他们终究可以顾全大局,知道为此一个大一统局面的重要性,做事的时候还会考虑手段和方法。现在的军校生则完全不一样,很不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
第十七期军校生啊。
这些人的思想全都无不激进,甚至毫不掩饰“我族不需要皇帝”的言论,高起潜最担心就是这些学生兵借助实兵操演的机会,直接打过长江去,彻底颠覆了江南的那个朝廷,按照他们的意志改造整个大明王朝。
“不会有这么严重吧?李帅压着他们,他们怎么敢……”
对于那些年轻的士兵而言,李吴山就是灵魂和缔造者,是他们心理意义上的“父亲”。他们就应该对李吴山服服帖帖,完全按照李吴山的意志行事。
“不,不是那个样子。”高起潜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现在的军校生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的战斗力更强。我曾经估算过,仅这一期六千多学生兵……若是遇到当年的多铎,多铎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他连一点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