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商鞅变法 > 第六十七章 五丈原上的秋风(第2页)

第六十七章 五丈原上的秋风(第2页)

这位十分勇敢的官员的名字历史中特意花费了数百个字迹记录下来,他也算是名垂千古了,至少比当时朝堂上站着的一部分从一品的“三十六卿”还要强大——这些人中除了少部分做出利国利民之类大事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历史书籍中,被人渐渐的遗忘。

史书中,用极其简单的话语介绍了这位勇敢人的下场。

“盼同六年,蒙谤亮于朝,帝大怒,夷之。”

“又明年,帝之怒不解,掘其尸,鞭之。”

短短的两行字写出了这位勇士的下场。

刘蒙在朝堂上诽谤诸葛亮,皇帝非常生气,直接将刘蒙夷三族了。

什么是夷三族?

父、母、妻,也就是你父亲这一族所有人、你母亲这一族所有人、你妻子这一族所有人。

当然了,关于夷三族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这个夷三族是“父母、兄弟、妻子”这三族。

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只要牵扯到夷三族处罚,那么必然是人头滚滚,数千人是挡不住的。

而下面这句则是更有意思。

“又明年”,也就是第二年,“帝之怒不解”,皇帝的愤怒还没有消解,意思就是皇帝还没有消气,“掘其尸,鞭之”,皇帝把他挖坟,尸体挖出来,鞭尸。

连起来就是过了一年了都,皇帝还是没有消气,越想越气,最后干脆把这人的尸体挖出来鞭尸了。

这是多么大的仇恨啊,一年了都不能让皇帝消气?

甚至还要做出鞭尸的举动?

要知道,在原本的华夏历史中,皇帝都是要脸面的,唯一一个在臣子死之后还不解气,直接把尸体挖出来鞭尸的人是太宗文皇帝,也就是李世民、李二凤。

他鞭尸的对象是——魏征。

虽然魏征确实是挺活该的。

但这也让李二凤背上了一个晚年昏庸的名声,大多数人诋毁李二凤的时候,都是说他早年囚父杀兄、晚年鞭尸忠臣良将。

这个忠臣良将指的就是魏征。

盼同六年,秋。

在刘蒙死了之后,在他死的很惨烈了之后,诸多世家们都收起来了自己“试探”的小心思。

是的。

刘蒙是他们派遣出来的一个“棋子”,为了试探一下皇帝对诸葛亮的信任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没有想到诸葛亮还没什么反应呢,皇帝的反应就这么大。

王府

王明叹了口气,他举起杯子,脸上带着无可奈何的悲痛之意:“那几个蠢货啊,现在还以为皇帝处理刘蒙这么狠辣、这么迅是因为诸葛亮呢。”

他嘲讽的笑了笑:“真是一群蠢货。”

“人最痛苦的事情,恐怕就是和这些人一起共事了吧?”

谢无涯撇了撇嘴:“谁说不是呢?”

“朝堂上有些人虽然默不作声,但是这些人竟然能将这么大的一部分势力给彻底忽视掉,这也是让人有些想不通了。”

他将“重点”点出来:“陈氏是什么人都可以诋毁的?”

“他们以为皇帝这是不给他们留情面,实则这是天子给他们留了一个天大的情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