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们钓鱼是有经验的,溜鱼溜得满头大汗。
半个钟头后,快到六点了,天色渐暗。
老李头钓的这条鱼先出水。
李大翠男人,王国力。
他眼力好,一眼就看到海面上若隐若现的黄色身影,他激动得语无伦次:
“啊啊,李叔,李叔,我看到那条鱼露出的肚皮了,是大黄鱼,卧槽,黄灿灿的。”
阿公垫着脚看过去,鱼没拉近,他眼神不太行,疑问道:
“不是吧,真大黄鱼?我们都拉半个多钟头了,这鱼个头不下三十斤,这会有那么大的大黄鱼?”
老李头累的够呛,咬牙往后退,将远处的鱼往这边拉,气喘吁吁道:
“有、呼、有的,五几年那会,大黄鱼多跟大白菜一样,听说隔壁村老蒋就网上一条四十多斤的,这条,这条肯定是!!”
王国力二话不说,把外套拖下,拿着铁钩准备钩鱼上来:
“还好快天黑了,这会出水用外套盖盖就行,绝对是碰到大黄鱼群了,咱这边的汛期4月份开始,老李叔你们运气,没谁了,这条鱼估计能卖六七毛一斤。”
老李头呼吸气促如潮,加快脚步往后退。
没一会,这条鱼就拉到近礁。
王国力看清后,大叫一声,将外套扔礁石上,将鱼费力钩起。
李大翠疾步过来,也跟着大叫一声,上去帮忙。
阿公、阿公都傻掉了。
阿嫲揽着杨溪俊,回过神,震惊道:
“这,这哪里是大黄鱼哦,是黄唇鱼啊,和去年阿广一样,碰到黄唇鱼群咧。”
“鱼鱼咧,阿广咧~~”
小家伙站在地上煞有其事回答阿嫲。
六位老爷子原本在拉鱼的,分出心神看过来,随即爆喝出声,加快手里的动作,嘴角的幅度怎么也压不下去。
老渔民最有经验,这种情况中鱼,就意味着他们钓上的鱼种,十有八九也是黄唇鱼。
童瑶竖起耳朵听了一下,心下火热热的,不断蓄力,出力。
这会她也不着急了,生怕自己手上的这条大家伙切线跑走。
别看黄唇鱼在后世怎么怎么珍贵。
这会没到八零年代末,在这两年黄唇鱼依然是优势物种,种群数量依然非常丰富。
随着时间流逝,六位老爷子陆续将鱼拉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