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晋去世一个月后,李耳在家里庭院给老百姓讲道。
有老百姓问李耳:“老子先生,能不能请你详细地解释一下什么是道和德?道和德的关系是什么?”
李耳点了点头,开始向众人解释,“道可得德,德可得道。道和德是一体不分的。”
“能够完全与道认同的人,不需要学习德,他便已经拥有了一切道之德行。”
“而不愿意与道认同的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德,在德之中感受道的完美,从而了悟到道是什么。”
“那么,道是什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在天地尚未出现以前,祂就已经存在了。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源,也就是我说的“无”。道不生不灭,祂是永恒不变的存在。所以我才常常教人与道认同,只要我们与道认同,便等于获得了永生。”
“而一又是什么呢?”
“一是指道静到极致之后生出的先天一气,我称之为意识。也就是我说的“有”。“无”静到极致生出“有”,“有”动到极致又回归到“无”。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就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的由来。因为道本身就处在这种运动状态中,天地万物自然也处在这种状态中。”
“那么二是指什么呢?二是指阴与阳。为什么会有阴和阳?因为意识有分别的作用,因此生出了阴阳二气。”
“那么三又是指什么呢?三是怎么生出万物的?首先,先天一气生出阴和阳两股相互激荡的气,然后在道的和气作用下缓和了下来,便生出了天地万物。”
“那么和气又是什么?和气是道本身的自然之气。若是没有和气,万物便无法达到对立统一。所以,和气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再解释德。”
“德是什么?”
“德指的是道之德行也。”
“道之德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些做人的行为准则,那是人德,乃下德。道之德行与道是一体的,是自然规律,乃上德。”
“德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才能谈论,离开道,德无从谈起。”
“所以,我跟人讲德世人很难理解,因为人的目光是建立在人这个基础上的。人的目光看不到道,就不会相信有道的存在。就像井底之蛙看到的天地只有洞口般大,它哪里相信天地会如此辽阔。”
“那么德究竟是什么?”
“我总结出十六个字用来概括德。那就是:清静无为,柔弱谦卑,不争不抢,顺应自然。”
“我们的太子殿下正是因为完美地将德实践出来,他才能了悟到道,才能证道,才能与道合为一体的。”
“生命是依赖德才能生生不息,任何违背德的行为都很容易遭受灭亡。正所谓道生之,德畜之。德是自然规律,不是人制定出来的行为准则,所以它是经得起考验的。”
“德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为,只要我们能做到无为,就等于遵循自然之道而行。”
“世人总是不愿意无为,总是喜欢去干预自然,总是制定出各种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准则去破坏自然本身的和谐。”
“无为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学习,让人回到蛮荒时期做个野蛮人。人是需要学习的,否则人就是愚昧无知的。”
“那么人学习什么?”
“学习自然,向自然学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