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李牧拥有当地商业税的征收权并能将之充作军费。
因此李牧对手下将士给予甚为丰厚的待遇,能够日击数牛飨士。
李牧奉行消极防御的守备战略,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求军队严格训练。
谨慎使用烽火,充分挥侦察的作用。
匈奴进犯时固守堡垒,不准主动迎战。
李牧的避而不战引得匈奴方面的嘲笑,赵孝成王也认为李牧生性胆怯,不敢与匈奴决战。
赵孝成王曾责备李牧调整既定战略,但后者不置可否,遂被恼羞成怒的赵王直接罢免。
令赵孝成王始料未及的是,改换了帅位的赵国北部边军在匈奴来犯时主动出击,却屡败屡战。
不仅造成了人员的较大伤亡,还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北部农业生产的稳定。
不得已之下,赵孝成王延请李牧重新出山操持北部军务。
李牧在一番回绝后走马上任,并恢复了原来的坚守战略。
李牧的依然故我使得匈奴对之掉以轻心。
而此时赵军将士久久不得军功,求战意愿非常强烈。
李牧见时机成熟,加紧备战。
李牧派赵军在野外大规模放牧,诱使匈奴前来掠夺,又佯装败退。
最终成功吸引匈奴单于大举进攻,与赵军展开大战。
李牧运用奇兵和左右包抄的战术赢得大胜,接连攻取襜褴、东胡、林胡等部落,致使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进赵边城。
战国晚期的赵国,除匈奴外还有众多地缘问题。
一方面,西方的秦国扩张之势膨胀,与赵国摩擦不断;
另一方面,赵国与其东北方的燕国也战事频频。
赵悼襄王元年,赵国对燕赵战线开展人事调动,命乐乘取代廉颇的主帅位置。
这一决定直接导致赵国武将之间的内讧,乐乘被怒不可遏的廉颇率军逼走,廉颇则出奔魏国。
两员大将的离开迫使李牧承担更多责任,赵悼襄王二年,李牧接手了燕赵战线的主将职位,为赵国攻下了武遂、方城两地。
此外,李牧还以赵国相国的身份出使秦国,接回了在彼处充当人质的赵国太子。
短暂地执掌对燕作战后,李牧投入了赵国西侧的战事,成为秦赵战线的支柱。
此时秦国的东拓大业可谓势不可挡,赵悼襄王九年,秦国大将王翦进攻赵国,一连攻下了九座城池;
赵王迁二年,秦国将领桓齮率秦卒再攻赵国,斩杀赵国大将扈辄。
扈辄被杀同年,李牧被拜大将军,在宜安大败桓齮,逆转了赵国在秦赵战线的败势;
次年,李牧击退了秦国在肥的攻势,被赵王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李牧又化解了秦军对番吾的攻势,并对南方的韩国、魏国形成军事威慑。
赵王迁七年,秦国大将王翦再次兵临赵国,赵国以李牧和司马尚为主将抵御秦国。
李牧再次展现其军事才能,连战连捷,还斩杀了旧敌桓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