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却冷然一笑:“嘿嘿,这帮老狐狸,这是想坑人啊!”
严秋古这老家伙对自己怀恨在心,兵部尚书赵惇的侄子赵理言也被自己收拾过,这些家伙可没那么好心让自己去立功。
魏忠贤笑道:“公子不必担心,此事陛下另有交代,剿贼统帅由祖将军亲自选派帮忙,并下旨兵部发三千精兵,讨贼倒也不难。”
孙安明白这是秦武宗对自己的考验,点头道:“如此便好。”
魏忠贤言道:“陛下对公子如此器重,你可莫要辜圣上隆恩,咱家在洛阳等你凯旋归来,为公子摆宴庆功。”
两人又闲谈一阵,送走了魏忠贤,刘和将圣旨告知赵东来几人,这些可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一个个兴奋莫名,虽然个个有些小伤,但对付山贼还是信心十足。
三日后就要出兵,孙安不敢耽搁,立刻与众人返回洛阳,将司长命叫来一起出征,这个人自诩有谋略,这次就试试他的本事如何。
孙世勋听说孙安要出征,立时有些着急了,行军打仗可不是读书练武,死记硬背就能学会的,这需要不断地实践,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在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中才能学得。
孙安也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军阵和战法都十分重要,不像火药大炮,甚至到了高科技战斗时代,这些阵法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在这方面确实一窍不通。
所以孙世勋拉着他连夜传授统兵经验,孙安也只好耐心听着,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也有临阵磨枪三分快的说法。
大家都清楚,这次是孙安要是败了,纨绔之名将彻底与他绑定,从此之后与将门再无缘了。
这个时代的兵种还是以步兵为主,步兵又分辎重兵、枪兵、戟兵、弓箭兵等等,其次便是骑兵,孙世勋先讲如何行军,兵种之间的搭配,不同情况下队形的调整和变换等等。
熬了一天一夜,孙安稀里糊涂地听着,孙世勋虽然讲得口干舌燥,但对孙安的领悟能力却还算满意,许多细节之处不用他讲,孙安已经主动问了出来。
从行军到布阵,孙安偶尔也会发表一些见解,虽然没有接触过冷兵器战争,但古代战役他也了解不少,曾经闲暇时看了不少战争方面的史书。
孙安偶尔说起的,是后世人对一些经典战役的剖析,一些见解连孙世勋都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但他们两人都清楚,孙安这些终究是纸上谈兵,孙世勋欣喜的是,孙安对战争的明敏锐,这是武将必须具备的条件。
还剩一天准备时间,孙世勋放走孙安,赵东来便迫不及待地进来问道:“二爷,这两天教的如何?”
孙世勋慨然一叹,缓缓道:“这小子身上,依然传承着孙家的血脉!”
赵东来眼睛一亮,他已经明白孙世勋这句话的意思,说明孙安有统兵之能。
孙世勋又说道:“这一次出兵,我想祖继武会派几个会带兵的来帮忙,你要多注意保护孙安,带兵打仗的事情,就交给祖继武的人吧!”
赵东来抱拳道:“二爷放心,我知道轻重。”
孙世勋看向屋外,院子里的树叶已经开始发芽,远远看去,一片新绿,缓缓道:“春天到了,万物新发,我们孙家……也该焕发新机了。”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