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凡三送到紫云宾馆门前,莫兰没有上去,而是转身打车去了恩师杨洁家。
杨洁属于建国前就走红的黄梅戏名角,当年在圈内与严凤英齐名。
年轻时,杨洁长相、身段、唱腔均不输严凤英。
建国后,她对皖省当地政府在文艺界的某些做法不以为然,因此,遇到上面汇演,总是被人给拦下来,失去更大范围扬名立万的机会。
后来,那几部黄梅戏电影,也都由严凤英主演,因此,杨洁没有她在老百姓中影响大。
不过,她也没有太在意。而且,名气不大,羡慕嫉妒恨也少,让她在文革中躲过一劫。
真正让杨洁心如死灰的是反右运动。
杨洁的爱人怀古,是个水利专家,因为对当地修建水库中的不科学做法提出质疑,被单位打成右派。
怀家当初是徽州大商,建国前后,不少徽商逃往海外,劝怀家也随他们出国。但怀古父母不愿意离开故土,就动员两个儿子离开。
小儿子怀今听话,带着家中一部分细软,随大流去了香江,后辗转到南洋,终成当地大商。
大儿子怀古是金陵中央大学高材生,本已拿到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的通知书,却因为喜欢杨洁,而没有出国。
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怀古的人生也就此改写。
建国后,怀家商铺被快速强制性组合进供销系统,从此,徽商中再没有怀家这一号。
怀古被打成右派后,怀氏家族就与流落海外的小儿子一脉失去联系。
1960年代初,怀古作为右派技术专家,被派往邻省的雩娄,指导建设铁佛寺水库。
这座水库建设总指挥是个转业干部,不懂技术,脾气暴躁,贪快求大,导致土坝存在巨大隐患。
1960年5月初,江淮之间大雨连绵,雩娄一带更是遭遇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雨。
5月16日晚,怀古发现大坝不对劲,出现小的裂痕,估计有溃坝危险。
他当即向总指挥部汇报,结果那个总指挥不予理睬,而且强制怀古不得离开大坝,怕他乱说乱动,影响民心。
5月17日凌晨,铁佛寺水库终于溃坝,洪水无情地吞噬了雩娄县城整个南关,接着吞噬了大半个城关。
睡在大坝下游两侧的筑坝工人,其中不少是右派分子,都被大水冲走。
怀古也在溃坝抢险中以身殉职。
噩耗传来,杨洁不顾一切,跑过去寻找爱人遗体。
在当地好心人帮助下,终于在下游几十里一个河滩找到。
然后,又在这些人帮助下,将怀古就地安葬在溃坝东侧的高地桂花岗。
站在那里,可以遥望金寨一带的大别山脉,那里与南岸的徽州隔江相望。
一代才子,就此湮没于铁佛寺水库溃坝的洪流中。
改革后,怀古的右派帽子终于摘掉,杨洁也获得重新站上舞台的机会。
可惜,斯人已逝,这个当年俊美无双的七仙女,再也找不回往昔的荣光。
于是,杨洁急流勇退,离开剧团,去省艺术学校当了一名教师。
1986年,年仅10岁的莫兰,虚报2岁考上了省艺术学校黄梅戏培训班。
当时,她身体还没长开,显得又瘦又小。结果,名师们过来选徒时,没人看上这个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