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马追云的马失前蹄,这一年,真正的经济大事是8月份房地产行业“三条红线”政策出台。这是央行、银保监会及证监会联合推出的措施。
这三条红线分别是: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70%;净负债率不得超过100%;现金短债比必须大于1。
根据这三大指标,监管部门将房企划分为四个等级:
红色档:三条红线均触碰,不得新增有息负债。
橙色档:触及两条红线,有息负债规模的年度增长率不得超过5%。
黄色档:触及一条红线,有息负债规模的年度增长率不得超过10%。
绿色档:三条红线均未触碰,有息负债规模的年度增长率不得超过15%。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确保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事实上,房企融资新规的内容不仅仅是“三道红线”,此次监管部门还将“全口径统计”房企负债,包括房企表内外融资的种种工具,不仅让房企上报通过信托、基金、永续债、优先股融资的情况,各类真假出表AbS、非并表项目公司负债及其他“名股实债”也要解包还原。
“密密麻麻各项指标统计,有三页纸,现在监管部门想要摸清底数。”一位相关房企人士指出。
这些新规,先在12家试点企业试行。一份监管部门下发的《试点房地产企业主要经营、财务指标统计监测表》显示,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每月15日前提交这一表格。
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监管部门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红色档:如果三条红线都触碰到了,则不得新增有息负债;
橙色档:如果碰到两条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
黄色档:碰到一条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
绿色档:三条线都未碰到,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5%。
这是监管部门第一次明确了房企举债的标准。
以往收紧房企融资,都是模糊化的,也是有漏洞可钻的;但是有了这三道明确的红线标准,漏洞几乎被彻底堵上。不仅控制信用债,还要对信托、资管产品和海外融资,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房地产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融资的敏感度极高。
这次新规确定,无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生态与竞争格局将产生较大影响。
“三条红线”已经非常清晰地给予不同类型房企新增融资的上限。即便是最优的企业,负债年增速也不得超过15%。由于融资增速有上限,所以房企的增速也被锁定在一个范围之内了。
在2015—2019这五年时间里,国内房地产市场就诞生了一批复合年增速近100%的高成长型房企。这批房企之所以有如此高速的发展,核心因素就是获得了极大的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