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太妃看什么书呢,这样认真。&rdo;
&ldo;回皇上,臣妾看的只是些无关紧要的书。&rdo;穆书榆起身一福又坐下接着看书。
&ldo;太妃不高兴?&rdo;秦承释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穆书榆。
穆书榆放下书抬起头说道:&ldo;臣妾没有不高兴,臣妾能以外戚身份留在宫里享福哪还会有半分不高兴。&rdo;
&ldo;这话明明就是带着气儿了,你留下陪朕不好么?&rdo;
&ldo;臣妾以什么身份留下陪皇上?臣妾虽卑微,但也知礼义廉耻,每想到这违背伦、常之事,便觉无脸见人,如此怎么还会好!&rdo;穆书榆基本是看出来秦承释根本就没照抚平庆王府的意思,那自己也就没必要留下来任人戏弄了。
&ldo;看来太妃是一心想回王府去了,只是不知太妃是真心为着礼义廉耻,还是因为今儿在永华宫被戳中了心事才急着回去的。&rdo;秦承释自打听完王昭华的话就存了疑心,那平庆王的几个儿子个个儿随了母亲,长得都是面粉齿白的清秀模样,且尤以赵信书最为出色,这样的男人在王府里天天见着貌美的继母能没个想法儿?自己都抗拒不了穆书榆的姿色,更何况是他们!
穆书榆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秦承释话里的意思,立即怒火中烧,这个臭男人自己不正经就觉得所有人都是如此了?
&ldo;皇上既是如此说,不如下旨让臣妾去宫里的庵庙,青灯古佛都省心。&rdo;
秦承释也生气:&ldo;你这是想将着朕?你要是没心事为什么见了赵信书的面儿就非要急着回去,之前难道不是为了他能封爵才顺着朕的?你不曾见过平庆王一面就肯这样不顾礼义廉耻地为他的儿子孙子做到这个份儿上了?平日里你是怎么素净怎么来,为什么今天就郑重打扮起来了,难道不是女为悦己者容?赵信书,名字真是不错,信书不就是只信你穆书榆的意思么,连名字都是你中有他、他中有你的,还说没事当朕糊涂是不是!&rdo;
穆书榆要不是想着死罪,差点就要拿起桌上的书摔在秦承释脸上了,这人还讲不讲道理了,赵辉的儿子叫什么名字难道也是与自己商量好的?
☆、第14章
穆书将书放回旁边的书架上,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平稳下自己的情绪,这样一个来回能减少自己祸从口出的机率。
&ldo;回皇上,臣妾实不能领受皇上所说之事,臣妾见家中晚辈自是要庄重一些并未打扮,胭脂香膏更不曾用上半点,皇上说臣妾不顾礼义廉耻为了封号爵位,臣妾只承认有这个心但不顾礼义廉耻却不能认。再者赵信书他们与臣妾是一家人,如皇上在宫中锦袍佳肴,后宫妃嫔却都节衣缩食,那皇上会觉得如何?皇上说了要照看王府,难不成是随口说说的?赵信书的名字是平庆王所取与臣妾又有何干,如此看来不用旁人说,皇上便能至臣妾于死地了。&rdo;穆书榆虽是一忍再忍,只是说到最后也仍有些沉不住气,声音高了一些。
秦承释也知道自己质疑得太牵强了,不过那也没有他与人低头的道理,就算是自己错了对方也应该识趣儿地找个由头先请罪,自己再给个台阶儿了事,哪有人像这样一句一句顶回来的,心中立时不喜:&ldo;太妃仔细君前失仪,朕如此倾心以待却换来太妃无数埋怨,朕也不是非要强迫太妃接受恩典,太妃既是妇人之仁,又心念王府那就回去吧,出宫时也不必告知朕了。&rdo;话一说完秦承释便甩袖而去。
&ldo;臣妾谢皇上恩典。&rdo;
穆书榆等秦承释离开后,想想自己并没有不妥之处,于是将如兰如意叫过来收拾东西,因明日起皇后就不见人了,所以准备一会儿先去皇后那儿辞行,再去见见穆书燕然后直接回王府。
皇后也未过多挽留,让人拿了些布料送给穆书榆,说等她孝期过后也应适当做几件带颜色的衣服穿穿,然后又与穆书榆说了会儿话便让她去见穆书燕。
&ldo;姐姐今日便要回王府去?&rdo;穆书燕很诧异,在永华宫时还是好好儿的,怎么皇上突然就让回王府了呢。
&ldo;皇上既已下了旨,我也不好多呆,尽快回去事儿也能少些,皇上貌似不喜王府之人,日后我怕也帮不上你太多忙,只是还要再嘱咐你一句,话不能说尽,皇上一旦过多知道我与你谋划算计是要起疑心的,如此往后还如何能让你与我来往,便是不让我再进宫都是有可能的。&rdo;
&ldo;姐姐是为了不让我被jian人所害才提前加以防范的,皇上只会赞许哪会多心,这赏赐和封号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姐姐不用过于担心,妹妹自有分寸不会乱说。要我说姐姐还是在和安殿再住几日,皇上也许就改了主意呢,到时姐姐一样可以住在宫里不必回王府。&rdo;穆书燕劝道。
这个傻妹妹,一点警觉性都没有,都已经与人家同床共枕了还没弄清楚对方的为人,那样一个风流情种怎么可能单纯对她一个太妃这样示好,只是这话也没办法儿说,连暗示都不行,穆书榆只能暗自感叹穆书燕反应之慢,这要给别人不早起疑心了,巴不得自己能早日出宫呢。
于是笑了笑没再多说,便带着人出宫回了王府。
于忠看着仍在批阅奏章的秦承释,犹豫再三还是小心翼翼地请旨:&ldo;皇上,天儿不早了,晚膳您是在这儿用,还是去别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