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蒋介石对张学良的认识还很肤浅,只是认为张对&ldo;剿共&rdo;不坚决,作事不知分段落,并说&ldo;可叹&rdo;!但万未想到张学良会逮捕他。
这时期,西北军也受东北军影响,对红军转入休战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蒋决心亲自驻在西安,以便将&ldo;剿共&rdo;进行到底。11月28日(1936年),蒋又到绥远见傅作义,安抚之后叫他也协助&ldo;剿共&rdo;。
自10月下旬蒋、张西安见面后,张学良便开始在人事上进行更动,准备兵谏。他调孙铭九任特务团长;调进步军官任师长。
12月2日,张再到洛阳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对此当然无法听进去。蒋也听到特务们对西安情况的报告,知道东北军和红军间的停战、互助、友好情况。但蒋一直过于自信,他认为东北军出于痛心国难,有些过激越轨行为,有情可原,他深信如果由他&ldo;剀切诰谕,亦必能统一军心,使知国家利害之所在。&rdo;怀着这种自信心,蒋于12月4日由洛阳飞抵西安,驻西安东郊临潼县骊山下华清池。
与此同时,蒋将其嫡系部队开进潼关;大批战斗机也降落西安机场;蒋之军政大员陈诚、蒋鼎文、万耀煌等,也均齐集西安。蒋以万耀煌二十五军控制咸阳;胡宗南第一军,则监视东北军和西北军;又从两广调中央军北上,向陕西推进。蒋的本意是威逼张、杨进攻红军,如张、杨不从,则迫令离陕,予以监视。
张、杨对此阵势则认为蒋氏意在围歼东北、西北军。这时蒋对张、杨明言相告,如不&ldo;剿共&rdo;,就调杨虎城十七路军到安徽;调东北军到福建,将陕西让给中央军。
这对张、杨是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调走,也将被分割、缴械;&ldo;剿共&rdo;则军心不稳,也是凶多吉少;如能争取抗战,则既有收复故土之望,亦可保持本军存在。想到此处张学良便调东北军各军军长到西安,会商对策,双方均调兵遣将,气氛异常紧张。
到12月7日,张学良对蒋又进行了最后一次谏诤,词语沉痛恳切,态度激昂慷慨。他向蒋指出,惟有领导全国团结抗日,才是唯一正道、并表明,自己有为蒋领导抗日而牺牲一切的决心。
但蒋介石哪里听得进去,便冷笑道:&ldo;不要再讲了!我听不下去!&rdo;。至此唯一道路,就是逼蒋抗日了。这就是&ldo;兵谏&rdo;。这一天,张学良开始考虑兵谏的问题。
第19章北伐与反共(10)
到12月9日,西安学生举行了&ldo;一二&iddot;九&rdo;运动周年纪念,要求停止&ldo;剿共&rdo;,一致抗日。并向华清池行进,要向蒋直接请愿。蒋得知此事后,立即命令在华清池的张学良:&ldo;学生如不听话,可以用武力制止&rdo;。这个命令,是蒋又一次血腥镇压爱国学生的杀机,为张学良所亲自听到和受命,对张的震动极大。他不得不迎头赶向前来的学生们沉痛陈词,阻止学生到华清池。但学生们万没想到这位蒋委员长,竟下了杀戮的死命令,不听张的劝阻:最后急得张学良,不得不对学生们慨陈决心:
&ldo;请你们相信我张学良,我和你们是一样的心情,你们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也许我的要求比你们更迫切。你们的意见,我一定给你们转达到。你们请回去,我保证一星期之内,达到你们的要求。&rdo;学生们这才返回。
第二天(12月10日),张学良对其心腹幕僚表示了兵谏的想法。他说:&ldo;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他坚持错误到底,非强制不能扭转&rdo;。并明确说要把蒋&ldo;抓起来!逼他抗日&rdo;。当时有人提醒他,即使蒋答应抗日,以后也不利啊!张则说只要抗日,就有办法,不必想那么多。其实,现在已经箭在弦上,不能不发,至于个人后果,张尚未料到是终身监禁,杨也未料到定遭杀身之祸。
杨虎城这时也已同意张学良的兵谏决定。
为实行兵谏,张学良把亲信旅长唐君尧于11日自平凉调入西安,令其率孙铭九特务团具体执行华清池捉蒋任务。当晚,唐到家里对妻子撒了一个大谎,说师长今晚打牌输急了,不许任何人回家,要打一夜的牌,叫家里放心。
杨虎城则负责城内任务和扣押各大员。张的卫队在灞桥接应。11日晚11时,张学良于金家巷一号楼会客室宣布捉蒋计划。并以杨虎城的新城大楼为兵谏总指挥部。12日凌晨2时,开始兵谏行动。5时蒋正穿睡衣作床上运动,闻枪声后,便想由后门逃走。因后门锁着,只好翻墙而过,正好坠入墙外深坑中,摔坏腰椎,疼痛难行,便由蒋孝镇背着,迅速向东,爬山而上,经半小时登上顶峰。当确知为东北军的行动时,蒋便下山回华清池。行至山腰处,不料又陷入一个洞穴,穴可容身,蒋就趁势躺下,暂定惊魂。
当队伍找到蒋镇孝时,始知蒋在此山腰处。孙铭九便派人搜寻。当找到这个洞时,有个士兵要向洞中开枪,班长陈思孝马上制止。此时蒋怕开枪,乃高声说:&ldo;我就是蒋委员长&rdo;。还说,&ldo;如你们把我当俘虏,可把我枪杀,但不得稍加侮辱。&rdo;陈即大声报告孙铭九&ldo;蒋委员长在这儿啊!&rdo;
这时蒋穿一件古铜色绸袍和白色睡裤,脸色苍白冻得索索发抖,从山洞里钻出来。这时,孙对蒋执礼甚恭,请其下山。一会儿唐君尧来到,特向蒋敬礼,说明兵谏目的,劝蒋不必难过,到西安商谈抗日大计。蒋就问唐:&ldo;你是谁?&rdo;唐立即回答。蒋一面听,一面沉思。随后由唐挽扶着,怕蒋看见卫兵尸体,自华清池墙外下山,到华清池大门口,唐即陪蒋上车返回西安,送蒋到新城大楼。一路上唐向蒋不断解释兵谏目的。蒋则静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