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他的哀荣,绝对不是来自于他曾经的美国外交官身份,而是来自于东方那条挣扎着想腾飞的巨龙,以及巨龙阴影下那个低调的运筹帷幢者––37岁的恭亲王。
第十九章美利坚雪中送炭
【在对美国周边地区表现出咄咄逼人、志在必得的同时,国务卿西华德对于中国这个被他看做是有待拯救和改革的帝国,却表现出十足的耐心和友好,甚至对清政府的腐朽、腐败予以容忍。他提出的对华&ldo;合作政策&rdo;,成为今后一个世纪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旋律。】
星条旗飘扬在并不高耸的美国使馆门檐上,使馆所在的东交民巷附近都戒严了,首都卫戍区(步军统领衙门)派出的警卫部队早已封道净街,顺天府的衙役们则在周边的小巷内巡逻。使馆门前,站岗的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士兵都换上了崭新的军装和雪白的手套,持枪肃立,军乐队也已经整装完毕。哨兵的枪刺和军乐队的鼓号,在北京的初冬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是1870年11月20日。午后一点,随着鸣锣开道声,几乘绿呢大轿在骑兵和步兵警卫部队的簇拥下,呼啸而来。美军军乐队开始奏响欢快的中国乐曲,这是半个月前美国人前往大清外交部(&ldo;总理衙门&rdo;)参加宴会时,听了记谱回来排练的。都说外交无小事,美国人为了今日的接待煞费苦心。
来访的正是大清国总理、39岁的恭亲王奕訢。他此行不是为了会见美国驻华公使镂斐迪(前加州州长),而是为了拜访另一位更为重要的客人––刚刚卸任不久的美国国务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西华德。
雪中送炭
恭亲王一下轿,就走上前去,托住西华德的胳膊肘,拥抱了这位69岁的美国政治家。在旁担任翻译的大清国洋干部、美国人丁韪良向西华德解释说,这是满洲人接待朋友的礼节。随后,双方热烈握手,恭亲王表达了对客人&ldo;久仰大名、如雷贯耳&rdo;的仰慕之情,客套一番后入座。美国公使镂斐迪的夫人,则陪同女眷们进入内室。
这次会见,对大清国来说,意义非比寻常。此时的大清国,正而临着严重的外交危机和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危险。
上一年(1869年),法国传教士在位于天津cbd的三岔河口地区建造教堂,进行了大规模强制性拆迁,大量民房包括地标性建筑祟禧观、望海楼均被夷平,在天津结下了极大的民怨。到了这年的夏天,法国天主教堂内所收容的中国儿童,因瘟疫大批死亡,教堂没有妥善安葬,导致尸骸露野。此时,天津又接连发生拐卖儿童事件,被捕案犯随口供认说是受教堂指使。为此,天津知县刘杰于6月21日押解案犯到望海楼教堂对质,教堂则找来了法国领事丰大业保驾护航。丰大业居然当场向刘杰开枪,打伤了刘的随从,激起众怒,丰大业及其助手被当场打死,暴动民众随后杀死10名修女、2名神父、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望海楼天主堂、仁慈堂、位于教堂旁边的法国领事馆,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这就是轰动世界的&ldo;天津教案&rdo;,西方称为&ldo;天津屠杀&rdo;。
教案发生后,法国联合了英、美、俄、普、比、西等共7国公使,联名发出了《致恭亲王及各大臣函》,向大清政府提出&ldo;抗议&rdo;,法国还派出了5艘军舰。在大沽口外进行军事威胁。恭亲王当时尚在病中,抱病参与善后,他主张一手软一手硬,一方面要坚决镇压骚乱,对为首者实行严打,另一方面对法国先礼后兵,法国真要打,中国就奉陪到底。在恭亲王主持下,中央先后派了曾国藩、李鸿章两人前往天津处理此案,最终双方相互妥协,中国处决了20多名&ldo;暴徒&rdo;,向遇难人员赔偿损失,派遣特使到法国道歉。
天津事件解决当天(10月18日),正是西华德到达上海的第一天。他在上海注意到,租界内的西方人极为恐慌,已经组织了民兵,发了武器弹药,进行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应对中国人的攻击。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此时北上京城,认为太过危险。美国驻上海总领事正是西华德的侄子熙华德,在他坚持下,驻扎在上海的美军派出了大队人马,护送西华德北上。《纽约时报》在事后的报道中说,西华德所率的卫队人数,远远超出了条约中公使最多只能携带20名随从的规定,&ldo;但他并非公使,而是著名的政治家&rdo;。显然,在当时特别孤立的情况下,大清政府也不在乎西华德卫队的人数了,只要这位美国政治家能在北京露面,就是对中国最大的支持。
西华德的出访日记详细记载了在中国的每一次会见的细节,仅他和总理衙门的会谈,就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11月8日,总理衙门为他举行欢迎宴会,除恭亲王因病、文样因事之外,总理衙门其他大臣都出席了,这个宴会历时长达4个多小时,令西华德大为感叹中国的办事效率。第二次是总理衙门的二号人物文祥在11月11日到美国使馆拜访。文祥是当时国际公认的大清改革派代表,西华德认为中美能成功签订&ldo;蒲安臣条约&rdo;,与文祥的开放精神及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因此主动求见。当时文祥正在&ldo;丁忧守制&rdo;(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制27个月),便以私人名义拜访了西华德。第三次就是恭亲王在11月20日的亲自回访。从这三次会谈的记录来看,丝毫没有涉及天津事件,可以说,宾主双方似乎刻意回避了这个敏感而痛苦的话题。对已经焦头烂额的恭亲王来说,美国人十分见机,不会&ldo;哪壶不开提哪壶&rdo;,这种&ldo;体贴&rdo;无疑是暖在心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