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曾认为,晚清的几位改革派大佬中&ldo;中堂(李鸿章)能见其大,丁禹生(丁日昌)能致其精,沈幼丹(沈葆祯)能尽其实&rdo;,这是很中肯的。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观点,实力决定行为,这似乎是颠扑不破的官场真理……
============================================
后记恭亲王:绝版之外
‐雪珥答《中国经营报》记者问
【《中国经营报》记者】&ldo;绝版恭亲王&rdo;系列告一段落,读者通过恭亲王这一晚清政坛二号人物,得以一窥清廷政局之堂奥以及清末改革中坚人物的坚守与无奈。作为将这一切呈现给读者的人,你为何选定了恭亲王这个人物,他的哪些性格吸引了你去探究?能不能谈谈你从开始关注到研究恭亲王的过程?
【雪珥】二十多年前,我痴迷般地喜欢上了一本书,那就是尼克松的著作《领袖们》。这位美国前总统在书中,如此描绘中国总理周恩来:&ldo;他是个伟人,本世纪罕见的伟人。我感到惋惜的是,他生活在巨大的阴影之中,他总是小心谨慎地让舞台的聚光灯照射在毛泽东身上。&rdo;
厄克松当然不会明白,在中国的舞台上,聚光灯必须也只能照在一个人的身上,其他人则必须谦恭地将自己湮没在巨大的阴影下,明智地躲避着,或者耐心地等待着聚光灯。
那时,我刚刚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求学,在几位师长的帮助下,给自己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读书计划。当我读完几本讲述洋务运动的书后,书中那着墨不多的恭亲王,却令我总是想起尼克松的这段评述。
谦卑,韬晦,在领导面前勇于并且善于自我批评,乃至自我贬低,在时机未到时静如处子,在时机到来时动如脱兔,所有这些,也正是我在那所号称&ldo;青年黄埔&rdo;的大学内所接受的官场入门训练。
那位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就成为国家掌舵人,之后又被历史贬低到无限小的恭亲王,是否就是中国特色的从政之路的典型呢?我对此很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一闪而过。从1987年赴北京求学,到1999年移民出国,这12年间,中国大多数人都难以安宁地守着一张书桌了。恭亲王,连同周恩来一道,被忙碌的名利追逐扫出了我的关注范围。直到2002年我重新回国,并在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漫长六年间,为了抵御孤独和诱惑,才开始重新提笔写作,并将笔端伸向我最感兴趣的中国改革史时,那个阴影中的人物,才又回到了我的脑海。
在我今年撰写的恭亲王专栏中,我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那些阴影中的人物的共同点:老二性格。恭亲王曾经是有棱角的,在&ldo;垂帘听政&rdo;和&ldo;亲王辅政&rdo;的&ldo;一国两制&rdo;早期,权力的重心在恭亲王手上。但在经历了几次碰撞后,他彻底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帝国的管家,而太后们才是真正的女主人。自此,那个神采飞扬、风度翩翩的恭亲王就不见了,郁郁寡欢,忧谗畏讥,言辞谨慎(&ldo;谨言&rdo;却未必&ldo;慎行&rdo;),成天忙于事务,只管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消极&ldo;抓革命&rdo;,积极&ldo;促生产&rdo;,&ldo;老二性格&rdo;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令我震撼的是,在参观整修如故的恭王府时,我在百年的宫墙发现了一些四十年前的红色标语,其中就有:
努力学习最高指示
忠实执行最高指示
热情宣传最高指示
勇敢捍卫最高指示
那一刻,我真感觉头皮发麻,对历史的无情和荒诞充满了敬畏。那个从恭亲王联想到周恩来的离经叛道的念头,又在脑海闪现:为什么在如此多需要他操心的大事小事中,周恩来要将整修恭王府对外开放,作为自己交代给谷牧的三个遗愿之一呢?(请读者自行查阅相关官方报道)为什么周恩来在&ldo;抓革命,促生产&rdo;的百忙之中,还多次来到恭王府,他真是为了发掘&ldo;大观园&rdo;的原型,还是在凭吊什么,还是想传递什么信息?
【《中国经营报》记者】作为一个体制内改革派的代表,恭亲王身上似乎充分体现了一个体制内改革者对改革分寸的拿捏,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其自身的哪些纠结和矛盾?这其中,有哪些是恭亲王无法摆脱的历史局限?
【雪珥】我们常说的所谓&ldo;局限&rdo;,其实就是观察者以自己的标准,以当下的标准,乃至以自己在当下的利益诉求为标准,去丈量历史人物所发现的那些不如意的地方。认为历史人物都有&ldo;局限&rdo;,这本身有一个逻辑前提:历史是在不断进步的,&ldo;今&rdo;必胜于&ldo;昔&rdo;,&ldo;新&rdo;必胜于&ldo;古&rdo;。但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ldo;今&rdo;与&ldo;新&rdo;往往就是&ldo;昔&rdo;与&ldo;古&rdo;的某种翻版而已,绕了几十上百年的圈,抬头一看,可能又回到了。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之处,所谓&ldo;势禁形格&rdo;。所以,我更愿意谈论的是恭亲王的&ldo;势禁形格&rdo;,而不是他的&ldo;局限&rdo;。
我曾经很深地介入体制内的运作,几乎零距离地观察了处于改革开放第一线的浙江在整个90年代的全面蜕变。我曾经提出一个很有意思但也很尖锐的观点:浙江的发展,关键是受益于地方政府有意无意的不作为。改革初期一直到90年代末,浙江并非一个官场的亮点和&ldo;要缺&rdo;。既非冲要之职,则官员们的首要思想便是&ldo;平安无事&rdo;,为求&ldo;平安无事&rdo;,便要自己少惹事,首先便是不敢提倡什么敢为天下先的东西,不会涌现出什么明星式官员,吸引舆论的目光和炮火。其次便是没有能力消灭那些石头缝里蹦出来的&ldo;已为天下先&rdo;的新生事物,比如温州这样的&ldo;资本主义萌芽&rdo;,不是不想消灭,而是这样的野草实在太茂盛了,要消灭就必须大动干戈,一大动干戈就要引人关注,就无法&ldo;平安无事&rdo;。这种官场本身的非主流性,导致在浙江的几个改革发祥地,对草根改革的践踏都很不彻底,敷衍了事,斩草不除根,这就在客观上为小草的繁衍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良性的&ldo;钱权交易&rdo;模式:权力对资本的维护,起初还谈不上&ldo;保护&rdo;,而仅仅是&ldo;不伤害&rdo;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