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以单手抱月式架拍,右脚压住重心,微屈,身体前压,迎前,略斜身。
手腕往前上方猛然一提拉。直线拧向李钦的反手位。
果然一手拧拉真的好专业,有速度,还有力量。
李钦不退台,直拍横打压拍反撕,两人反手相持。
啪,啪,啪,啪。
速度被压制住了,都来不及变线。
0:1
先输一球。
运动员的球,大力暴冲,打过来的时候速度、力量大到你震手。
业余的球友一接就飞了,你所看到的运动员普通一个拉球。
基本上个个都像业余里面所谓暴冲,基本上只有专业的选手才能一板一板的对拉。
对拉的时候,想要变线、变速或者变落点是很难的。
因为你变线的调整下,还不能降球的质量,一旦你轻轻防过去变线或者变落点。
只要质量稍微有所下降,对面立马就能加力暴冲。
遇到暴冲连反应时间基本上都没有了,所以只能加质量变线换落点。
但是加质量或变线又必须让你手部动作微调,对面过来的球速太快的时候。
你手上动作稍微犹豫哪怕一点点都会出台或者下网。
又或者也会降质量,所以水平较高的业余选手随便变线。
到了高水平运动员,为了保险上台,大家反而又不会抢先变线或者变节奏的。
然而到了顶尖选手,变线有时又变成了必须选择!
变线之前,必须意识先到,预判准确!
乒乓球打到省队左右水平的时候,就有点像拳击运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基本上只能凭借身体的肌肉记忆判断落点回球。
因为职业拉球基本都会带些侧旋,球过来很少有直直的过来的。
所以就会经常发现两个人在相持对拉有点像在练球。
这种时候对拉有两种选择,一种8、9层力相持求稳,二是全身力量搏杀!
8、9层力防守型对拉,大家其实都在等对面犯错失误,而不是主动冒风险全力搏杀!
这个时候才能理解小胖樊振东为什么被称之为天才了!
他的反应能力和手上的球感,特别是在反手拧拉、反撕相持对拼中,基本上无敌!
李钦发个中路急长侧下,长球很顶,不容易拧拉。
劳志成一个滑步,还是选择用反手快拉,也回往中路。
李钦发完急长球,后撤一小步,回到中路偏反手位。
下一回球必定是长球,果然反拉到了中路,侧正手反拉。
啪,啪,啪,啪
1:1
“喝!”
果然李钦正手同龄还是有点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