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莱州,少不了王宇,毕竟这是红巾军第一次“出境”作战,不跟着实在不放心。
率领着警卫团,王宇属于机动力量,哪里战况吃紧,就去哪里支援。
另外,王宇跟着的原因,就是要看看莱州的矿藏分布。
红巾军在青州一共有两处铁矿,三处煤矿,还有两个熬硝的山洞。
其它就是一些石英、黏土、高岭土之类的小矿。
青州的矿场有个特点,规模有限,产量也不高,仅能勉强满足红巾军目前的需求。
这也是王宇急着扩张地盘的原因之一。
青州境内的矿产实在有限,红巾军有些折腾不开。
想要发展势力,离开资源可不行,尤其像红巾军这种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队伍,没有资源,还真玩不转。
直到现在,红巾军三个师的装备都没有配齐,最起码的燧发枪都不够。
以红巾军现在的生产能力,每天只能制造几百支燧发枪。
一下子就扩张了两个陆战师,半个海军师,两万多人,就算其中三成是火枪手,燧发枪的产量也跟不上。
而且,和普通的冷兵器相比,火枪还有个缺点,训练起来损耗很大。
一根枪管,发射数百次就要报废。
这还是红巾军冶铁技术先进,钢材质量比较好,如果是后世明清时期的火枪,有时候打不了几次就会炸膛!
尽管装备不足,但时不我待,红巾军还是按照既定时间出兵了。
这一次,红巾军的作战方案是闪电战。
这种战法速度快,时间短,破坏小,消耗少,是占领根据地的首选战术。
红巾军放弃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直接扑向城池!
最近形势紧张,莱州各地早就加强了防御。
红巾军一入境,各个城池就关闭了城门,很难再偷袭。
王宇并不失望,红巾军这一次打的是硬仗,准备依靠强大的攻势,砸开莱州府的各个城池!
李铁柱率领的一师是西路军。
进入莱州之后,第一个目标就是和青州接壤的山阴县。
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所谓山阴,就是在大青山之北的意思。
西路军绕过大青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到了山阴县前。
看着紧闭的城门,李铁柱一挥手,立刻有人拿着铜皮喇叭上前喊话:
“城里的人听着,我们是青州军,奉朝廷之命,来清剿摩尼教,现在命令你们,立刻打开城门,不然统统以摩尼邪教论罪!”
“啥?”
守城的人一脸懵逼。
“他们喊什么?什么摩尼教,怎么没听说过?”
“不对啊,不是说来攻城的是土匪吗,怎么打着青州军的大旗,难道真是奉了朝廷的命令来剿匪的?”
“笨蛋,肯定是假冒的青州军,大家千万别上当!”
“拉倒吧,也不看看人家是什么装备,有全都顶盔冠甲的土匪吗?就算不是青州军,肯定也是红巾军!”
“对,红巾军根本就不是土匪,听说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咳咳……
不是山阴县人没见识,主要是红巾军的装备太牛逼。
除了个别兵种需要,其余绝大部分都披着甲。
冷兵器时代,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这支军队的披甲率。
一个全副武装的甲士,在战场上发挥的威力,有时候能顶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普通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