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贯撤军,只不过是王宇的一个说法,其实现在还不到逼朝廷大军北归的时候。
经过在泉州的红巾军高层一番商议,最终王宇采纳了刘冲的建议,假冒摩尼教,跑到童贯军队控制的地盘打游击。
和之前的策略一样,避开官军的大部队,骚扰他们的后勤。
不过,和之前的小打小闹不同,游击队的数量整整是之前的十倍。
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根据官军看管后勤的部队多寡,出动相应的人数。
红巾军游击队的目标只有一个,既不能让童贯现在就撤军,还要让他知道痛,提前把搜刮的财货运走。
摩尼教没有清剿干净,而且人数似乎还很多,童贯就不好直接撤军。
可是,后勤又一直受到袭击,除非用大量的军队看守,不然损失巨大。
用大量军队看守物资,就没办法剿灭分散在各地的“摩尼教”余孽。
不剿灭摩尼教残匪,童贯就不好向朝廷交代。
红巾军这一招,等于是打中了童贯的七寸,让他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为了应对“摩尼教”的恶心战术,童贯一方的高层会议也没少开。
经过多番争吵,既得利益者总算是达成共识,大军留下来继续剿匪,先把大家搜刮的好处运回去。
从各种情报综合分析,王宇敏锐地意识到,童贯很可能要往回送财货了。
果然,数天后,消息传来:
官军一分为二,大约有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从仙峡关离开了闽地,带着十数万民夫,赶着大批的车辆,一路向北去了!
“好,太好了!”
收到消息的时候,王宇正在汀州一带亲自指挥战斗。
红巾军派了那么多游击队,王宇实在不放心。
尽管有望远镜这种利器,还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王宇还是担心得吃不下,睡不着。
没办法,说是游击队,其实就是红巾军的整整一个师。
一万红巾军将士,分散在闽西和闽北这么大的地盘上打游击,不亲自盯着,王宇心里实在没底。
“传令各部,尽快收缩活动范围,谨防官军反扑!”
“是!”
财货运走之后,解放出了大批的官军。
之前吃了那么多亏,现在腾出手来,童贯肯定要疯狂报复。
搜刮的财货已经运走,既得利益者满脑子都是如何回去封妻荫子,而不是继续呆在被他们祸祸得乱七八糟的闽地吃苦。
王宇的判断果然没错,童贯真地展开了疯狂报复。
那些和红巾军关系不错的村庄还好,有红巾军游击队提前通知,再加上将士们地帮助,完全可以在官军到来之前进山躲避。
那些抵触红巾军,拒绝给红巾军帮助的村庄就倒霉了。
因为相对比较封闭,闽地的宗族势力是很强的。
有些族长比较开明,容易接受红巾军的理论。
有些族长非常顽固,根本就不搭理红巾军那一套。
什么天下穷人是一家,推翻压在头上的大山之类,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千万别来烦我们!
很多族长本身就是地主恶霸,难道还能打倒自己?
更可恶的是,这些家伙不管其他村庄的死活,跑到官府告密,领着官军对付和红巾军有关系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