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里,首辅说了这话,总归有人附和,有人反对,只是如今,剩下几个阁老却都不言不语,连和首辅日常不对付的关阁老都闭口不言。
皇陵修缮的银子也用不着了,先帝皇陵也没什么可修的,摄政王还抄了几个太监的家,搜出了不少银子,又把银子捐了出来,户部上下都宽裕了不少,户部尚书走路都带风。
如今六部已经不是内阁说了算的了。
万幸,摄政王主政几个月,对内阁态度倒还算和善,有大事也会和内阁商议。
可兵事上,他们说话远不如摄政王管用。
他们说不让皇帝出征,有用吗?这种时候出头,万一摄政王恨上他们怎么办?
朝堂上争议了半个多月,大家心思也都不一样。有人觉得,御驾亲征能鼓舞士气,一举歼灭柔然,永平边患。有人觉得,皇帝一去,战场上刀枪无眼,有个万一怎么办?还有明眼人知道兵将都在摄政王手里,皇帝去了也是个傀儡,帮不上忙还添乱,摄政王未必真的想让皇帝出征。
可战事不等人,榆林再次告急。
兵部尚书已经嘴角长泡了,以往榆林有摄政王的人守着,并不害怕柔然入侵,可这次榆林卫已经入京了,万一榆林有个闪失,他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兵部尚书一天往摄政王住的永泰殿跑两三次,一次哭的比一次惨。
每次兵部尚书来到永泰殿,摄政王总要“身体不适”一番,折腾一两个时辰,兵部尚书等的尿急却不敢催,在椅子上坐着好似热锅上的蚂蚁。
摄政王姗姗而来,还要似模似样地抱歉一番,举起茶盏,敬兵部尚书一杯。
已经尿急的兵部尚书不敢推辞,闭上眼睛视死如归地饮下满满一碗茶。
然后,摄政王又东拉西扯一番,再聊半个多时辰,就是不说正事。
最后,一把年纪的兵部尚书伏地嗷嗷大哭,平日里甚是爱惜的胡子上全是眼泪鼻涕,好不狼狈。
摄政王撇撇嘴,对此表示:呵呵。
当初老子在边关打仗,不是粮草不齐,就是军备出问题,现在知道求老子了,你早干嘛了?
摄政王当初有多受气,如今就有多解气。
如此扯皮了半个多月,明眼人也都知道了摄政王的真实意思,终于兵部多补给了摄政王几万担粮草,新铸的兵器几万件,三司官员也被阁老三催四请不敢装病了,把诚安伯判了个斩监候。
摄政王亲自批了“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