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候,张铁军再次请县里这些人吃饭。
徐熙霞和杨兮月已经有点熟了,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张红艳也和她俩凑在一起,明显对这个小丫头特别有兴趣儿。
张铁军把县里这些人夸了一遍,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然后才指出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强调了一下学校医院以及住宅质量的问题。
怎么说呢?不足肯定是有的,但总体上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考虑的还是比较全面。毕竟是新建一座城,压力还是挺大的,事情繁杂。
至少张铁军上辈子来的时候,没听到太多的埋怨的指责,比邻近的几个地方好不少。
以后,杨兮月的同学有不少就在县城做老师,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张铁军和杨兮月经常跑过来和大家聚一聚。
“其实我对这边挺了解的,”宴过一半,张铁军笑着说:“我来过几次了。我对整个新城的规划还有建设都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我就有一点想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把殡仪馆建在那个位置?今天我忘了去看,现在建好了没有?
我建议你们再商量商量,换个位置吧,把它建到山里去,起码要考虑二十年的城建。”
新县城的殡仪馆和火化场就建在澎溪河口,将来澎溪大桥的桥头北侧木鱼包公园的边上,确实有些不合适。
后来因为意见越来越大,县里只好又把殡仪馆迁走重建,白白的浪费了时间和经费。
同样的问题其实还有巫山,殡仪馆的位置也不合适。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后来一七年的时候,那里最好的小区就是个葬景房。
“时间紧的嘛,嘞样也要搞辣们也要搞,没得太多时间考虑的。当时啷个决定的吔?搞都搞忘老,当时就要启用。”
黄县长抓了抓头皮想了一下,也没想起来当时是怎么决定把殡仪馆放在那里的。
不过这个确实也不算是什么问题,当时这边都是荒山野岭的,放在哪好像也都没什么问题,又急着要用。
话说没有大桥以前河边那个地方还挺隐蔽的,在河岸下面。
“对头。”有副县长附和:“要说那里才是走到了前面,是我们最先启用的单位。当时路都还没有修好,山上也去不到。”
也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后来住在碧桂园印江府的人知道不知道那里原来是火葬场?
那火葬场修的还挺好的,古香古色环境幽雅,就是感觉小了点。
告别厅右手边是个不大的开放式房间,里面摆着个铁槽子,里面炼完了哗啦一声都倒在铁槽子里。
工作人员叫个人名,用铁撮子卡卡装几撮子就算得了,感觉就是意思意思,事实上一盒根本装不下。前边的后面的都混在一起。
另外还有个告别堂也是在江边上。
张铁军也就是提一嘴,建都建好了的,也不能硬要人家拆了重建,虽然他早早晚晚也确实是要重建。这种事挺常见的。
今天晚上请这一顿饭就是给大家打打气,鼓励一下给一颗定心丸,吃完饭大家喝着茶又聊了一会儿。
云阳这边的移民安置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复杂,虽然号称有十五万人,但三镇合一的新县城占了绝大部分。
少部分外迁。有养鹿,南溪,龙洞等等几个镇子。
外迁的这部分问题不大,起码房子是现成的,不像本地安置户还得到处借钱筹款建(买)房子。
实话实说,当初选择了外迁的人家,几乎都是贫困户,实在是拿不出来买房子的钱,只能选择远走。
一户补偿八千块的巨款,都抵得上这会儿县城一套房子的四分之一了。
小雨缠缠绵绵的下了一整夜,无声无息的,江风阵阵,把夜晚弄的冷冷清清戚戚。
早晨江雾一开,游轮就缓慢的离开了码头,鸣叫着驶向万县。
“我们以为要待上几大几天。”张红艳没想到走的这么快,还有点意外。
“走不走的我到是不奇怪,”徐熙霞就在一边笑:“我还以为他要把杨兮月带着呢。”
张铁军瞪了她一眼,继续和黄文芳讨论古镇的迁移问题。云安古镇要复建,但是不可能原貌,哪些建哪些不建都要进行选择。
从云阳到万县三个多小时。等蓄水以后这边会有客运快艇,那个东西跑的快,只需要不到一半的时间,就是票价有点高。
96年,万县老城区
万县是川东最大的城市,库区各县市都在向处迁移人口,而万县这边是主要接收地,一共接收了接近三十万人。
城区接收了大部分,还在下面乡镇建了六十个移民安置点。
万县这会儿也在忙着修路盖房子,在长江西岸修筑新城区。老城会有接近三分之二沉到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