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换点热的,喝杯豆浆吧,喝完了咱们去逛逛。”
“豆浆啊?好。”杨兮月愣了一下,点点头:“豆浆不是早饭吗?”
“这里所有的水吧饮品店都有豆浆卖,每天喝一杯豆浆对身体特别好,尤其是你这种偏寒怕冷的体质。”
张铁军指了指饮品店草庐顶子边上一块古朴的木刻店招,上面刻着:每天一杯热豆浆,孩子老人保健康。
所有东方所有的商业街区,商业广场,商场什么的,里面的饮品店咖啡店水吧等等包括饭店里,都会有这么一个木刻,主要就是宣传豆浆的。
豆浆是中国人祖祖辈辈喝了几千年的东西,是最符合中国人身体需求的饮品,没有之一。
喝咖啡的老外事实上并没有外表上瞅着那么健壮,一到三十以后不是各种维生素流失太快就是极易发生骨折。
而中国人在过去几百上千年里,哪怕七老八十腰都弯了,仍然可以下地干活上山砍树,基本上极少有发生骨折的情况。
当然,外力造成的不算哈。
这种现像和饮食结构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和身体进化的完整度也有关系。
“不要太甜了。”杨兮月看张铁军招呼服务员过来要了豆浆,嘱咐了一句。这丫头不太喜欢吃甜,糖醋的也不大喜欢。
她的口味偏酸,也没有本地人那么能吃辣。
“给她一杯淡糖的,我要正常的。”张铁军把钱递给服务员。这里的饮品都有三种基础口味,就是按甜度划分的,淡,普通和浓。
像咖啡的淡,就是基本上不加糖,普通就是正常加,浓就是使劲儿加。张铁军喝咖啡就喜欢多放点糖,喜欢那个味道。
人都是给自己活着的,实在是没有必要难为自己趋附别人,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就像明明大家都感觉干邑不好喝,但有一些人就非得做出一副好喝很享受的感觉出来,好像那样就很高雅了很外国了似的。
其实就一傻逼。
又酸又涩已经完全违背了中国人的味觉感受,就算当了假洋鬼子这东西也是不会变的,只能说适应了。
除非是在外面生活个几十上百年,彻底取代掉原来味觉系统。
“太甜了感觉腻。”杨兮月看了看张铁军。
“没事儿,喜欢什么口味就要什么口味,我就喜欢甜一点的。”张铁军抬头看向远方。
从他们坐的这个位置往商场另外一侧看,实话实说,啥也看不清,就是感觉大,非常大。
“有什么想买的?”张铁军问了杨兮月一声。
杨兮月想了想,摇了摇头:“感觉没什么要买的样,衣服这些你都给我买了的,我又自己买了两双鞋。”
她把脚举起来给张铁军看:“看,好看不?我感觉特别好看,适合我。”
她的审美和服装搭配那是没得说。审美这东西其实也是一种天赋,是天生就具备的东西,后天学习改进的可能性不大。
“那就随便逛逛吧,这里面不买东西逛逛也是挺好的,有不少小公园小广场,娱乐设施什么的,可以不买东西只玩儿。”
“都有啥?”杨兮月听到玩儿就来了兴趣儿。
“一会你自己看吧,挺多的。还有电影院啊,台球,旱冰滑冰这些,最东边是个桑拿中心,和酒店共用的,可以泡澡蒸桑拿。
再就是吃的东西多,外围这大半圈都是吃的,以后国内比较出名的东西都会有。”
“吃的好,我要看看。”
“嗯,一会儿过去逛逛。”张铁军笑起来。这就是个彻底的吃货。
“滑冰是滑什么冰?真的冰?”
“对,真的冰。二层有个冰雪世界,不知道这会儿是不是全面开放了,里面有滑冰场冰滑梯雪地什么的。”